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议国有企业内审人员的执业能力


  2018年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11号令,以下简称《规定》),对内部审计工作从国家法规层面进行了更新和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国有企业内审人员,在当下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加强的背景下,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执业能力才能胜任内部审计工作?本文通过对《规定》中的要求及目前现状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执业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一、《规定》对内审及相关人员的要求1.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管理中的任务
  根据《规定》第三条"内部审计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国有企业内审工作主要任务如下。
  (1)对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准确、资产完整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进行检查鉴证。
  (2)检查企业是否依法合规运营,监督各项经济活动运作,保证国有资本资产保值增值,防止企业人员的错漏和舞弊,促进企业行为的守法遵规。
  (3)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以风险为导向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因素,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
  (4)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生产运营和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估,相应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服务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2.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责
  根据内审工作任务,国有企业内审人员的工作职责如下。
  (1)检查和监督职责。检查和监督是审计工作最基础和核心的职责,是依据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与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行为的真实合规进行监督控制的一种活动。针对不同的审计目标,其审计类型各有差异,如传统的财务审计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以发现错漏报行为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而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监督被審计单位的控制活动来发现内控管理中的不足来保证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2)分析与评价职责。分析和评价是对检查监督结果通过有效的剖析和评估,综合判定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分析指内审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问题识别,研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评价指按实质性和重要性原则根据分析的结果对被审计单位给予结论性的判定,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完善建议。
  (3)沟通与服务职责。沟通与服务是指内审人员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利用自身知识、经验和技能等职业专长,促进经营管理信息在企业上下层级间有效的传播:一方面通过审计监督保证上级单位的要求在下级单位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通过向上级单位汇报审计结果的方式将下级单位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传达给上级单位,以达到管理"润滑剂"的作用,帮助企业发现组织内外部所存在的问题和将面临的风险,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提高。3.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执业能力
  根据《规定》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单位应当严格内部审计人员录用标准,支持和保障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审计、会计、经济、法律或者管理等工作背景",及前述的内部审计工作任务要求和职责定位的分析,内部审计人员应有如下的执业能力。
  (1)知识储备。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知识储备是指内审人员从业时应掌握的知识。在对专业知识深刻理解后才有能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因此充足的知识储备是具有执业胜任力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内审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各方面业务,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也需要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会计和审计知识、企业业务方面知识、政策与法规知识、管理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方面。
  (2)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就内部审计而言,专业技能必须与审计业务相匹配。内部审计是内审人员通过团队合作,对被审计单位通过询问、检查、分析等方式,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并督促和推动整改和完善的工作。因此,专业技能应该至少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抗压能力、风险防范能力、逻辑判断和系统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
  (3)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具有的、最根本的素养,无论其技能优劣或知识掌握的多寡,职业素质是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内审人员合格执业的条件。主要的职业素质有遵纪守法、客观公正、职业谨慎、保守秘密等。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提高和不断增强。但由于外部法规不明确、内部公司环境需提升等方面的影响,内审人员的执业能力还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1.知识储备不足,复合型人才匮乏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企业经营情况和从严从实开展监督检查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多元化""向决策领域拓展"等的新趋势,工程审计、信息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类型业务活动,涉及经营和管理的各方知识。而目前国有企业内审人员多是财务人员出身,虽审计、会计等方面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但经济学、法律、信息化等多专业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这限制了审计项目和检查内容的广度和深度。2.专业能力不强,影响业务水平
  目前由于国有企业的公司环境和对内审工作认知的限制,企业对内审人员的选择多样性和培养力度不够,配置的资源也较少。这一现状限制了其专业能力的提高,成为内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的一大瓶颈,将直接影响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对于刚加入内审队伍的人员,没有进行比较系统和完备的培训和专业教育,使得其在后期的实务工作中进入角色较慢,缺乏独立性和整体意识。还有,内部审计专业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的,而目前工作实践中多数情况是做完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没有进行有效的复盘和总结,不能及时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内审人员思考并提高专业水平。再有,由于国有企业较为稳定的人事管理方式,没有岗位轮换机制,使老的内审人员虽积累了深厚的审计功力和丰富的经验,但其思维容易固化,看问题角度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内审工作的质量下降。
  3.职业素质还需加强
  内审人员客观独立审慎的职业素质是决定了审计业务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内审部门形象和地位的基础,国有企业在这面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改进和完善。以独立性为例,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终究为企业内部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人员隶属于同一组织,部分内审人员不能清楚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会出现如下情形:对于发现的疑点不深入跟踪调查与分析;对于发现的金额小、情节不严重的事项碍于情面仅通过口头沟通方式与被审计单位交涉,而不在工作底稿中记录,更不披露在审计报告中;更有甚者,对于发现的舞弊疑点视而不见,严重违背职业道德规范。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法不仅降低了审计效果,增大了审计风险,还有悖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任务和职责,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的威信。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执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提升内审人员的执业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是根据公司环境、内审人员现状及公司对内审职能要求的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有的放矢地持续开展切实可行的改进完善工作。1.营造良好公司环境,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企业内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企业的重视程度紧密相关。公司环境方面,企业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优秀的内审文化、健全内审机构和备足人员编制、完善内审制度、维护内审人员独立性和工作地位等,通过公司环境的完善督促内审人员自觉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内审人员必须在业务开展时坚持客观、独立、公正、遵纪守法和保密等原则,不畏权势私情、敢于碰硬,特别是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必须决不退让。还有,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内审人员必须要深入学习相关政策、规定和纪律条例,切身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职业谨慎等职业素质,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监督的职能基础上内审人员也要重视服务意识,由于内部审计应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完善经营管理为工作目标,因此内审人员应不断地自我完善、努力向更高层次提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服务职能,使内审工作不断为企业增值。2.加强持续培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应随着审计环境改变而更新和加强,以适应目前对内审人员日益严格的要求。首先,除建設多元化复合型内审团队外,完善内审人员的培训体系,通过多种形式、持续的专业教育培训,使审计人员掌握丰富的知识、过硬的审计技术方法并强化职业道德素质。其次,加大实战培训、丰富案例教学,通过具体业务案例的深入分析,帮助内审人员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审计知识、拓展审计思路、提炼总结审计方法,并且提高写作、沟通协调等技能。再次,鼓励内审人员加强自学,通过参加国际注册审计师等专业资质考试获取专业职称与资质。3.建立轮岗流动机制,深化对业务的认知
  建立内审人员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岗位轮换机制。一方面,促进内审人员熟悉企业的经营业务,增强其对各部门工作的认知,丰富其思考维度,使得在处理审计业务时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提出更适当的审计建议。同时,岗位轮换也能使各被审计单位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促进优秀的内部审计文化形成,建立良好的公司环境。
  此外,还应通过对内审人员加强绩效考核、为其设计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等多种方式,共同提升内审人员的执业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网站目录投稿: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