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关注弱势学生群体的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高校贫困生,一般指经济上特别困难,无法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水平,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不能维持正常学业的在校学生。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愈来愈多地为国家、社会和学界所关注。党和政府及各高校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从而更大程度上保证了高校贫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但是高校贫困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心理健康情况上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有必要予以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抑郁是贫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使他们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这是一种物质层面的贫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大学生在精神上、心理上也打上"贫困"的烙印,而且这种烙印在学校所在地表现得愈发强烈,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生和大学所在地的经济有一定差距时,这种经济上落差让原本经济贫困的学生愈加心理不适,由此易产生自卑心理,直接影响和其他同学的正常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2、焦虑心理普遍存在。贫困生每年都要应付对于他们来说很高昂的学费和各种各样的杂费、生活费,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每花一分钱,常常都要精打细算。一些贫困生在花钱的时候常常牵挂家人辛勤劳作的辛酸,常常担心明年的学费还是否能够按时交上。还有些贫困生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努力寻找各种各样打工赚钱的机会,同时还要应付紧张的学习、考试,从而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1]
  3、妒忌、敏感心理并存。作为贫困大学生,嫉妒与敏感的心理现象也时有发生,一方面,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也是最怕同学怜悯和瞧不起的。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对涉及到与自己相关的问题,总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的反应,甚至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处于多心的状态,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2]另一方面,长期的心理障碍引发了他们认识观念上的困惑。自己在智力、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平分秋色,为何在地位、境遇方面却要低人一等、苦守清贫。因此,当他们看到有的同学物质上的奢侈时,便产生了不满乃至于憎恨的态度,进而产生出一种带有攻擊性,甚至恶性的心理
  妒忌,由此延伸,一部分贫困学生不敢正视自己,唯恐怕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对于学校的一系列扶贫活动有怕丢面子的想法,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维持表面虚假的体面,他们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的与自己条件不相符甚至相反的举动,极力从表面上包装自己,由于敏感的心理特征,他们自我意向消极,自怨自艾。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对策
  高校贫困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根源,最主要的一是贫困生在认知上存在问题,二是高校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在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贫困生的心理保健能力。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基础仍相当薄弱,尤其是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更为明显。当前,重要的问题在于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生存状况,做到关注其动态、研究其心理、分析其特点、把握其需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贫困生群体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
  2、经济资助与成长成才教育有机结合。事实上,无论是奖、贷学金还是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都只能是缓解贫困生一时的经济困难,这些措施只能为学生提供"输血"的功能,而真正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真正做到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通过勤工助学等各种渠道建立自我"造血"的功能,才是育人的根本。为此,一要使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尝试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贫困生的需要,力求通过贫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要使勤工助学与成长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贫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三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台。社会以及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是对贫困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贫困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使贫困生将社会的爱心化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回报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育人环境。对贫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他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3]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会到社会的支持,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另外要格外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教育问题。要丰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还要强调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瑞,宋传颖.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构建[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5):185-187.
  [2] 刘峰,田志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7):137-139.
  [3] 陈立春. 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与"心理援助"[J]. 教育与职业,2009,(24):86-87.
网站目录投稿: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