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质疑教材不能背离文学常识


  "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近日,李娟回到重庆垫江老家,受到来自侄儿的"灵魂考问"。李娟查了资料,自己也无法解释,最后把这个"考问"发到了朋友圈。
  前不久,一位8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发问引发网友热议。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此回应,"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没过几天,又有学生"灵魂考问",质疑《鹬蚌相争》课文出现明显错误,认为鹬蚌互相夹住根本没法开口说话,并继而引发教材质疑问题。
  事实上,有关《鹬蚌相争》的质疑经常出现在小学课堂,这是由于学生误将寓言故事当作真实故事,用常人思维来理解与思考文学故事,造成认知的混乱,产生看似正确的质疑。
  寓言最早见于《庄子》,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鹬蚌相争》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借两种动物的行为表现与对话,来阐述哲理故事,给人们以启示。如果抛开寓言文学体裁以及拟人的写作手法谈文章逻辑,或许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但是,正是因为寓言文学表现手法的特殊性与艺术性,才让深刻的道理通过生动的故事折射出来,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读寓言故事就是要把握寓言故事的文学体裁,理解文学故事背后的哲理,而非纠结于故事是否与生活常识相通。更进一步讲,作为动物的鹬蚌怎么会说话,两种动物即使会说话,怎么又能无障碍交流,难道他们懂得彼此的"外语"不成?如果质疑局限于此,就没有所谓的精彩寓言故事了,也就没有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文学科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羿射九日》中"蹚"字使用,语言表达出现逻辑性错误,用字不准确,给学生以错误的示范,这是编者的问题。但《鹬蚌相争》的质疑却与此不属同类,从文学的角度,以及寓言体裁的角度审视课文,将两种动物视为人,在冲突中,互相争论与辩解,合情合理,顺应人之常情,读来生动自然,没有任何突兀之感。质疑寓言的合理性,恰恰说明学生没有形成语感,没有把握寓言的本质。对此,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不是顺着学生的意思走,而应站在文学的角度,讲述寓言故事的文学属性,回应学生的质疑,以正视听。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合理质疑,在当疑处质疑,而非毫无理性的乱质疑、瞎质疑。
网站目录投稿:白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