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财税改革 简政放权 职能转变 近年来,山东省财政厅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把握深化改革背景下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内涵新要求,紧紧抓住"创新、精简、规范"三个关键,在改革上求突破,在放权上出实招,在监管上下力气,财政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统领,做好"创新"文章,最大诚意释放降本增效红利。紧紧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推出一系列新举措。特别是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30条政策措施建议,被省政府纳入决策并出台了《关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财务支出成本的意见》,有力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自2013年8月1日起,逐步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实施营改增试点,将全省35.96万户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累计减税320.91亿元,企业减负面达98%。从今年5月1日起又全面推开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企业新增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全面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既能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又能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初步测算,仅此一项,预计全省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320多亿元,对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十分有利。二是深化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压减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过去三年省级专项资金由243项压减整合到67项,减少了72.4%。改变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将长期形成的层层报项目、按项目分资金的做法,改为按因素法测算分配、切块下达,省里只规定资金使用方向和资金额度,具体项目由市县统筹安排。优化转移支付结构,2015年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62.4%,比2013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大力整合涉农资金,选择莱芜市及15个县分别开展市级和县级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在56个县启动涉水涉地资金整合试点。这些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财政专项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效率低下问题,而且将资金分配自主权下放,实现了"简政放权"和"简政放钱"的紧密结合。三是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全面落实中央出台的降费政策,去年将省级立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前些年的87项压减到12项,我省成为全国收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今年,在扩大收费基金优惠政策免征范围、停征降低和整合政府性基金等方面,省级又推出多项措施,进一步减轻了企业收费负担。四是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努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严格按预算法规定的时限要求批复和下达预算。同时,简化财政资金支付流程,大力推进支付电子化管理,为预算单位用款搞好服务,保障有关政策尽早到位、尽快落实。 二、坚持职权法定、权责一致、公开透明、便民高效,做好"精简"文章,不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最关键的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廓清职权范围,规范审批行为,优化审批流程,打造便捷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这项核心要求,积极务实开展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大力压减行政审批事项。牢固树立"善政必简"理念,自2001年第一轮清理工作开展以来,经过6次清理,省财政厅行政审批(许可)事项从最初的60项,压减到2014年的17项。近两年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经过2次整合压减,目前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只有4项。二是健全行政审批长效机制。通过行政许可受理中心,为申请主体实施"一站式"服务,并在山东政务平台上健全完善了4项财政行政许可服务的申请、审批等服务功能,制定了行政许可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向申请主体公开审批要求和流程,向行政相对人明确办理要素和维权途径。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由110多项压缩至41项。积极实施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制定发布了山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实行常态化公示、动态化管理,努力打造"阳光收费"。三是加大预决算信息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制度办法,加强对部门和市县的工作指导,省、市、县三级已全部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专项资金管理信息和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大力推进财政部门政务信息公开,不断加强政务微博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积极参与"阳光政务热线"直播活动,建立健全民生政策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提升。四是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制度。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调整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取消进口产品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审批,给采购单位更多自主权。建立"预采购"制度,缩短政府采购周期,把工作重点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督,在全国第一个取消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20多道计划审核程序,以完善预算代替计划审批,实现"一站式直通车",有效提高了政府采购运行效率,荣获全国政府采购工作"年度创新奖"。 三、坚持放管结合,做好"规范"文章,从注重审批向提供优质服务转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理念,在大力实施简政放权的同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监督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政部门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一是建立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组织清理财政行政权力事项,全面排查梳理权力依据,主动对权力开展"瘦身""健身",通过合并、删减、重新归类等方式,确定行政权力事项6类48项,并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组织编制省财政厅责任清单,确认主要职责12类、具体责任事项43项、部门职责边界事项3项,这种"条目式"加"事例"的工作职责及边界,为群众看得懂、能明白、可监督创造了条件。二是健全下放权力监督机制。明确权力"下放"和"外放"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变"重审批"为"重监管",让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真正转化为依法理财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不是简单一放了之,而是根据权力保留、取消、转移、委托下放和属地管理等情况,通过科学厘清监管边界,依法同步强化基层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责,实现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管理与监管同步强化。经过整合,制定了18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避免了管理缺位。三是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本着"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原则,2015年在全国财政系统率先建立"1+3+8"的内控制度体系,覆盖了所有财政业务和所有岗位。"1"是指《省财政厅内部控制基本制度》,明确了内部控制目标、管理构架、控制方法、职责分工,为内控工作提供基本依据。"3"是指内部控制的三级流程,即厅机关重点风险控制(一级流程)、各处室内部操作规程(二级流程)、各处室内部科组操作规程(三级流程)。"8"是指法律、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公共关系、机关运转、信息系统管理、岗位利益冲突等8个专项风险控制办法。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全厅共梳理出风险事件191个,制定风险控制措施617条,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对于规范财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财税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将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推进职能转变,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继续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在全省财政系统深入开展"财税改革落实年"活动,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建设阳光财政、透明财政;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特别是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与市县的财政分配关系,提高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深化支出管理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二是继续在精简下放上下功夫。按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财政行政审批事项。扎实做好收费政策"废改立"工作,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能够实行市场竞争的由市场进行调节,减少行政干预。三是继续在规范服务上下功夫。对保留的财政行政审批事项,探索目录化、编码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简化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完善目录清单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专项收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涉企收费监管体系、企业负担投诉举报查处机制。全面深化行业协会收费监管,稳步推进政会脱钩试点。建立异常目录和"负面名单",及时查处违规收费行为并向社会公示,畅通公众举报咨询渠道,定期公布查处结果,曝光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督促财政干部带头执行财经纪律,不断提高财政管理和为民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