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已一再表明,文化虚无主义只会使一个民族衰弱、瓦解而非走向强盛。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在广大青年中间、教育系统和全社会引起了广大反响,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逐渐深入人心。同时,总书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的讲话风格也引发大家的关注。近日,有媒体大篇幅盘点总书记引用的古典名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典出《中庸》;"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典出《荀子·大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典出诸葛亮的《诫子书》,等等。在总书记的示范下,可以预计,今后党政领导的讲话将会越来越多向我们的古典取材。另外,央视一套近日在黄金时段精心推出的"中国成语大会",也成为一时的文化新闻热点。 这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但似乎都有一个相同的指归:向中华古典文化致敬。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化回归。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持批判态度的,"打倒孔家店"、"破四旧"等,恨不得把我们身上的民族历史文化彻底清除。当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古老民族必将经历文化的阵痛。但是,历史已一再表明,文化虚无主义只会使一个民族衰弱、瓦解而非走向强盛。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基础是文化自信。 文明的薪火相传靠教育。重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教育责无旁贷。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民族优秀传统认同的基础上的。没有对民族优秀传统的理解、欣赏和认同,就难以激发民族自信心。头发、皮肤等外表不是把我们联结在一起的可靠纽带,能把你我真正捆绑在一起、歌哭与共的是共同的文化基因、共同的精神信仰。一个强大的民族,在可见的国界空间之上,必有一个无形却具有无限吸引力的精神国度。当前,我们教育的一个重任,就是要带领每个学生去体认、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并由此形成基本的文化共识,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天南海北、城市农村还是名扬四海、地位卑微,都拥有共同的精神语言。唯其如此,我们才是与子携手、命运与共的同胞,才是四海之内不分你我的兄弟。 教育需要回归的不仅仅有我们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还有乡村文明。 据报道,武汉市一所中学在校内建了一个生物园,园内有一小块稻田,是生物课的"实战"教学课堂。近日的一节生物课,就是让高二的学生学插秧。这些城市孩子一时间窘态百出,有的竟然拿反了秧苗。但他们收获很大,有的学生说:"通过这次插秧,我才认识了秧苗,也体会到种田的辛苦。"这是颇有创意的生物课,也是很有意思的劳动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的丰富,不要说城市孩子,就是农村学生,也早已疏远了插秧这样的农活。不但如此,他们对一般的体力劳动恐怕也是陌生的。对劳动包括体力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没有切身的体验,就很难养成坚忍的意志力,也不利于动手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学校不能让劳动教育缺席,尤其是在今天。 进一步看,这还不是简单的劳动教育。虽然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表现在文化心理上,就是人们仍然一味认为城市文明先进、乡村文明落后。年轻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以摆脱乡村文明、挤进大城市为荣。中国今后要走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融合。学校教育应给予乡村文明相当的话语权和空间,努力引导学生了解乡村文明、亲近乡村文明。让学生体验插秧这样的农活,就是一种有效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