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走进经方世界的半表半里


  经方思维: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
  方药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
  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仲景书反复提到汗、下、吐三法,或为愈病之法,或为误治之方,反过来看也是提醒着我们,汗,吐、下,祛病之途径也,仲景书少阳病篇言不可发汗、吐、下,那怎么去病?应该用和法,而仲景书说用柴胡剂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那么柴胡剂是汗法?不然,因为本段是为"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作注,其实是说柴胡剂可以通大便,汗出只是一现象。
  冯世纶冯老在"胡希恕研究柴桂干姜汤方证三十年解读"一文中写到:"经方六经辨证论治理论,起源于方证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即以八纲为理论指导应用方证,最早先认识到表证,后来认识到里证,最后才认识到半表半里证。认识到半表半里证后,由八纲上升到六经辨证,才总结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那么怎么认识半表半里:仲景书虽然未名言半表半里,但却有相关论诉,如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读完此段,表、里、半表半里即明了,半表半里的阳证,是一个虚弱状态,抵抗由在表的"腠理"退居"胁下"进行抵抗的状态,此时产生诸多症状"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痛、呕等",其核心识别症状点还是"胁下",病如果进一步往里,则会出现阳明里证的"渴",如此则表里半表半里均在其中。
  少阳尚且正气不足,退居"胁下"这一代表"半表半里"的部位进行抵抗,那么作为同一部位的厥阴病,津液损伤更重,相对于少阳的热,其寒更显,故有147条所诉见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少阳病和厥阴病,同处半表半里,故而胁下的症状是相同的,往来寒热,邪气在半表半里斗争的结果,胡希恕胡老用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高热,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无名低热,高热、低热示人以抵抗之强弱,即阳性病抵抗有力,阴性病,抵抗无力。
  厥阴病与少阳病怎么鉴别,厥阴病为半表半里的阴性病,由于半表半里邪不得排出,故而有上热的虚性亢奋表现——"头汗出",又有类似于阳明病的"口渴""微结的大便干""小便不利"表现,但其本为寒为虚,其热也是虚热,渴也不同于阳明病的渴,为"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的渴。热不及少阳,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性病,有热、有虚、无寒,故临床如果出现少阳证候,但其津液不足,有寒性表现或热像不明显,可以以厥阴病论治。
  两方的不同在少阳病有虚有人参、大枣,厥阴病为寒有桂枝、干姜,更有津液损伤与阳明相似的渴与大便干证,用牡蛎、天花粉。
  两方的病位相同,都在半表半里,以胸胁为作用靶点,都有邪不得排出(与表从皮肤排出、里从消化道排出),郁热,故而都有柴胡、黄芩、甘草。
  看下图,其实柴胡桂枝干姜汤也很常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事求是,始终理会《伤寒论》,深研仲景医学,做一代经方传人。
  马培锋
  副主任中医师副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三层次人才,中国农工民主党员,中国卒中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锡纯学术思想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温热病分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王清任学术思想研究会常务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浊毒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胡希恕经方医学沧州传承基地负责人。
网站目录投稿: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