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以技能大师引领工作室建设


  殷洪伟 施兵兵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表彰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决定》文件,江苏油田田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作为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的一名员工,从事井下作业工作33年来,田明秉承"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理想,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苏省时代楷模、江苏省大工匠、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7月,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这是江苏油田首个以工人劳模命名的工作室。现有成员24人,其中技能大师1人、高级技师4人、技师15人、党员20人。工作室占地1 000平方米,下设张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吴健劳模工作室,以工具队、修理厂及个别施工现场为主要活动阵地。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依托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为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在创新创效、提质增效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服务企业和员工的能力。
  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依托、以解决生产难题为目标,积极开展油田绿色环保、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创新研究,以及试油测试、连续油管切割、连续油管内穿电缆、连续油管井下成像、智能作业车、小井眼水平井修井等行业难题的技术攻关。先后完成革新成果92项、获奖44项、授权专利34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篇。其中《试油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企业创效6 800万元。工作室获评"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
  加强规范协作管理着力提升团队整体合力
  工作室始终站在江苏油田改革发展的高度从事岗位创新工作,着力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工作模式,助力油田发展。在制度建立上,工作室明确了负责人建章立制和组织协调等工作职责,并将工作室的发展融入"十三五工作目标",计划每年参与技能人才培训或技术交流会不少于2次,申请国家专利4~6项,处级或局级奖项创新成果6~8项,发表处级以上论文6~8篇。在日常运作上,工作室积极探索模拟公司制管理模式,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拓展市场;结合局级课题以及生产施工、外拓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攻关研究,通过专家把脉、交流研讨、联合攻关等途径,在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推广中带动成员参与提质提速提效的创新工作。在分工协作上,工作室根据技能大师、高级技师、技师及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为划分,以田明劳模工作室、张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吴健技术革新工作室以及修理厂、工具队等活动场所为载体,以导师带徒、强强联手等方式分类参与局级、处级科研项目,成员潘月昀的《花篮螺栓拧卸扣工具的研制》获中国石化优秀QC成果一等奖,全国质量创新大赛二等奖;成员张祖山的《新型通井机穿大绳装置的研制》获江苏省优秀QC成果二等奖。在党的建设上,工作室不断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劳模要不断在新的起点上为党和人民创造更大业绩"的精神指示,将党建工作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贯彻到劳模工作室建设与发展当中,提升工作室党支部建设工作水平。
  注重党建融入发展着力提升创新创效能力
  工作室党支部依托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为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在创新创效、提质增效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融入拓市创效、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企业和员工的能力。
  发挥服务生产作用,打造拓市创效的"新引擎"。党支部以功能型党小组、战地临时党小组为载体,着力攻克关键技术、培育特色技术、突破瓶颈技术、形成撒手锏技术,研制的大斜度连续油管切割技术、连续油管内穿电缆技术、连续油管小管柱钻磨铣技术等在国内均处于领先行列,推动技术服务向吉林、冀东、渤海钻探、川庆、辽河、南川等油气田拓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争做推动创新创效的"辐射器"。党支部依托"创先争优"和"比学赶帮超"等活动,带領工作室成员完成创新成果80多项,申请专利22项。其中"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被评为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唯一的一等奖;"高压取样配套工具的研制"技术课题,使江苏油田高压取样成功率由46.6%提升到92.2%,成为国内领先技术。
  发挥培训基地作用,争做加速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工作室党支部不断拓展传帮带内涵,与32人签订了师徒或导师协定,与16个QC小组联合开展科研攻关项目,帮助大家激发创新基因,实现技术与能力的双突破,先后有2人成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人成为中石化技术能手,2名成员在中石化作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第一和第四。
  打造党性教育亮点充分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工作室党支部以打造具有"创新党建""活力党建"元素的基层党建工作新阵地为目标,建立起一个可学、可看的"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品味"工匠中国年度人物"田明30年"创新之路",将创新理论、创新成果、创新效益通过情境再现、成果展示、现场互动的方式贯穿实境课堂,实现寓教于学、践行于动、创新于思,重在使党员群众在感悟中自我反思、自我革新、自我升华,在强烈的现场感中认知践行,不断丰富党建内涵,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为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树立了新的标杆,在实境中汲取营养,补充精神之"钙"。
  2018年,江苏油田专门投资迁建了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工作室的荣誉、创新成果进行全方位展览,有效推动了党员的自我提升;工作室建立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了专题纪录片和宣传画册,用声音和文字真实地记录工作室发展的点点滴滴。工作室先后为中石化党支部培训班、油田内外青年骨干创新研修班、高技能人才创新培训班等授课80余期300余课时,3 000余人次受益。工作室还先后迎来了南化劳模考察团、江苏省工学院以及石油石化企业劳模、技师代表团等参观学习,扩大了知名度与影响力。工作室于2017年被扬州市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
  发挥創新团队组织力努力攻坚克难抢市场
  外拓市场,地质结构、井下情况各不相同,对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都带来挑战。工作室大力开展创新攻关活动,着力将"摸着石头过河"转变成"用创新攻坚克难,用技术服务市场"。
  紧盯疑难杂症。工作室团队紧盯市场需求,主动开展市场调研,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努力攻坚克难,力争将疑难杂症转变成创效点。经过多方调研,工作室了解到冀东油田重点井高参1井寻求连续油管切割任务。大家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这是团队打进中石油市场的第一枪,能够为我们抢占中石油市场带来战略性意义;紧张的是该井位于渤海湾人工填海形成的孤岛之上,地质条件和井下情况异常复杂,冀东油田在连续攻关一个月后仍旧没有解决难题,普通的切割工艺和刀具难以在该井运用,团队起初信心略显不足。但是,他们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经过详细讨论,团队接下了任务,改进了切割工艺及刀具,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最终成功攻克了该难题。此举不仅得到了甲方的信任与赞许,也为我们赢得了后续的连续油管施工任务。
  专啃"硬骨头"开拓市场就要打出品牌,唱响声音。"别人干不了的活我们干,别人啃不了的‘硬骨头我们啃。"工作室团队通过技术再创新、工艺再完善,结合难题想新招,着力攻克诸多超难度施工任务。冀东油田有一口井,5 000米深,井斜 67°,结合复杂的井下状况和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施工方案几易其稿,工艺技术反复论证,经过10天的努力,团队最终还是高效完成了该项任务。在重庆涪陵页岩气田,工作室凭借自主创新技术,成功完成连续油管内穿5 000米电缆的极限挑战,实现了连续油管测试、射孔等工艺的一体化作业,打破了国外相关工艺的技术垄断,为页岩气井低成本测试闯出了一条新路,也为工程中心开启了突破传统油气作业领域的大门。
  团队外闯市场两年多以来,十几万公里的行程,再次验证了技术是打破"寒冬期"市场坚冰的利器,只要有过硬的技术,就能在夹缝中成长与壮大。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工作室党支部时刻牢记党员劳模的标杆作用,大力倡导和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在生产经营、优质服务、技术创新和外拓市场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工作室党支部在为吉林油田提供连续油管技术服务过程中,努力克服零下30度的天寒地冻的困难,就着咸菜啃着冰冷的馒头,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使得工程中心连续油管业务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破冰成长。工作室成员吴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围绕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安全环保、搞好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效益等课题大力开展攻关革新,发表科技论文7篇,研究技术革新32项,体现了党员技术骨干在企业扭亏脱困和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此外,工作室党支部还积极参与"3·5"学雷锋、"送温暖"等社会公益活动,帮助社区居民修钟表、修电器,解决生活困难;与樊川镇敬老院结成帮扶对子,照顾孤寡老人的起居,解决生活困难,受到一致夸赞。
  团队力量无穷,技术创新无尽,效益提升无限。几年来,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不断培育创新因子、挖掘创新潜能、推进创新成果,推动了创新创效能力的不断提升。如今,工作室正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指引,不断加快创新型团队建设,精心培育工匠人才,积极打造特色技术,全力开拓外部市场,努力为油田改革发展积聚力量!
网站目录投稿: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