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朗读阅读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着手培养和加强学生们的朗读能力,不但有利于切实提高学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在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时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读与"理解、体验、领悟"密不可分,朗读不应凸显于这些活动形式,而应包孕于这些语言实践活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利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 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他们边读边想象。这种丰富想象意境,能让学生的朗读兴趣更持久,逐步实现有感情地朗读。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笔者一边用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绘声绘色地描绘西沙群岛独特迷人的风光。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后,笔者顺势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哪位小导游能带大家领略一下那里的美景和物产呢?"学生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立刻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学生边读边想象文字里所蕴含的画面,充分感受文字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读的愿望。 三、在不同的朗读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整体。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己初读课文,并能说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根据小学生的注意易分散的心理特征,教师启发一要生动有趣,二要结合实际,提出初步目标。如:《猫》一文,我要求学生按下列要求进行初读课文:①边读课文,边划出不懂的字词。②你喜欢猫吗?为什么?猫有哪些习性呢?③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不懂的字词,让其自行查字典,教师检查指导,然后指名口答上述问题。通过初读,使学生感知整体,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在阅读课文时,通过自己和作者对小猫这种古怪的性格的了解从而读出感情。 2、细读课文,重点引读。在细读课文时,结合朗读训练。理解重点詞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时教师应紧扣重点,突破重点段,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细读其它的自然段。"引读"即为学生朗读、思维、说话训练搭桥铺路的过程。教师切忌面面俱到地讲解,应着力抓住重点段进行教学。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能进行观察、体验和学习,即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但他们还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和重组有效信息。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所以,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 五、教师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读书的评语要以肯定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读得好就说"棒极了"、"读得真好"、"你真行"等。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对文本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和体验。只要教师能够对朗读教学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进行科学的朗读教学,让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读得入境 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晴朗而美丽的夜空,有星星一闪一闪的,有弯弯月儿高挂,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望着美丽的星空,这多美啊!学生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体会到文中的美景,再读课文时,学生就能读出情感了。最后结束课文时,把一首《小小的船》歌曲教给学生,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在唱做之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训练,学会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理解和阅读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朗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史定东.关于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1(24). [2] 万大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6). [3] 刘清元.如何进行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05). [4] 王芳.朗读,语文的魅力体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小学教学研究,2011(14). [5] 万云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8):101. [6] 范敏丽.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5(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