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的思考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人才,是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通过分析当代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的应对措施,并对未来高校学生党员管理的方向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党员发展;党员管理
  2014年6月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提出了发展党员的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党员是大学生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和先进群体,是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标兵,是党的新鲜血液,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质量、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直接关系着党的未来事业。
  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和后续教育,培养正确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保证发挥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亟待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1.高校学生党员的现状
  1.1入党动机呈多元化、"愚化"发展
  入党问题是高校学生颇受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入党作为自己在大学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毕业工作的敲门砖,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和靠山。这是多数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表现。查阅文献不难发现,高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盲目性、从众性、功利性、荣誉性的多元化表现,他们只关心如何入党,却不考虑了解党、为什么要入党,这是入党动机愚化的表现,也不符合党员发展政治上入党、思想上入党的标准。一旦这些学生入党,后期将会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行为,先锋模范作用不凸显,这对党组织后期的管理增添阻力。
  1.2规模不小,结构不合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
  据统计,高校学生党员占普通学生的比例约为30%-40%之间,有些支部党员比例甚至达到50%。如此多的学生党员数量导致入党后的党员管理和监督更加难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对其进行逐个培养和教导,致使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松懈和涣散,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把入党誓词抛之脑后,放弃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在思想上、行为上表现出入党前后的判若两人,导致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另外,由于党员考核时间较长,高校学生党员多为高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较少,结构发展不平衡。
  1.3 政治素养不高,支部活动开展难度加大
  由于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存在功利化色彩和从众入党的盲目心理,致使高校学生党员在党校学习中,态度不端正,学习政治理论不够深入,对党的基本理论和致使了解甚少,认为只要学习优异,理论高低无所谓,致使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够,从思想上忽视理论学习,支部活动开展搁浅,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主观性、能动性。
  2.重视发展培养环节,有利于党员管理
  2.1 注重幼苗培养,树立标杆党员
  从思想上入党,是党员发展培养的目的。首先,对于步入大学之前就上过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应从入校开始安排政治教育,强化理论学习,明确党员意识,确定最早一批发展对象,树立榜样;其次,及早选苗,及早育苗[1],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明确党员发展的程序、标准、方法,制定标准的党员发展流程,严格执行,从根抓起;最后,适当挑选极其优秀的低年级学生,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通过各种培养途径端正入党动机,加深对党的认识、理解,切实树立标杆、发挥表率作用,带动一般学生共同发展。
  2.2 严控入口,注重过程
  切实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最重要的是强化发展培养过程,抓环节,严把入口,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按规定履行入党手续,保证发展的党员能够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3 建立监督公示机制
  完善党员发展工作监督公示机制,将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培养对象公开,建立定期反馈渠道,做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扩大组织考察视野,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另外,建立学生党员挂牌制度及学生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可以补充完善党员发展监督公示机制,这样一来增强了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调动其主观自我督促,规范了高校学生党员的行为。[2]
  3.高校党员管理的努力方向
  3.1完善制度建设
  在党员管理过程中,高校党支部应该严格执行支部管理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实行"两周一会"的支部生活会例会制度,及时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最新的文件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另外,强化会议出勤制度,培养党员高度的纪律遵守意识;认真开展民主评议会,坚持执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节,营造公开、诚信、友好、坦诚的氛围,从而提高个人修养。
  3.2 着重党员考核
  党员考核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管理的有效措施,根据实际情况从政治素质、工作表现、专业学习、文体表现和其他方面制定一系列量化措施和细则,对党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在支部大会公布,有利于党员形成自我对比、你追我赶的局面;另外,党员考核成绩作为党内评优的依据和评选标准,确定了学生党员行为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表率。
  3.3探索党员退出机制
  对于党员考核长期落后、不认真参加组织生活会、群众反映意见大、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党员给予批评教育,对于屡教不改的给予党内处分,经批评教育和处分后仍我行我素、起不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违反党章相关规定、违背入党誓词的,高校党支部应该适时建立党员退出机制,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结构。
  总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是摆在所有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而又不容回避的课题。要解决好这个课题,在实际的党员发展工作中,提高质量是核心,发挥作用是衡量标准,应该科学规划、计划发展,把好党员入口关、着重党员发展过程、强化党员监督公示,在实践中大力探索和尝试各种有效方法,切实做到"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玲玲,邓剑刚,陆坎凯.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创新[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1).
  [2] 庞文驹.学生党员发展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J]. 青春岁月, 2010(18).
  [3] 欧阳沁、孙宇、黄志民.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做法与思考——以清华大学为例 [J]. 思想教育研究,2013(8).
  作者简介:张国强(1984—),男,汉,硕士研究生,西安科技大学建工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
网站目录投稿: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