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摘要: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基础教育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从课堂教学和生产、生活中获得激活源两方面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
  关键词:教学;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面对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本人作为中学化学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及教学实践,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一些自己观点和认识。
  众所周知,新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学生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而且关系着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而且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崇高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态度,而且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而且强调科学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而且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基础教育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仍处于被普遍忽视的状况。目前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存在的问题"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传统教学一再强调的,教师对这一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显得比较驾轻就熟,目标的设置能够具体、明确;随着课改的深入,探究性学习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常投入很大精力去设计探究活动,从而使得"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也得到了重视;唯独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到无从着手,久而久之就被忽视了[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們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可通过以下途径去实现:
  一、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时,教师首先剖析相对分子质量(即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概念中"化学式"(要依据题意写出化学式)、"各原子"(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总和"(将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这三个要点。接着,要求学生写出水、硫酸、硝酸铵三种物质的化学式,指出每一个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算出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学生分三组(每一组算一种物质)在草稿纸上进行交流,然后各组推举一位学生作为小老师在黑板上讲解。通过实践证明,我用这种方法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而且将枯燥无味的计算变成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使"情感态度"目标得以达成。此外,周末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如自制净水器、将浑浊的河水过滤,测家庭用水是否是软水,调查家里的用水情况等等。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可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课堂教学和生产、生活中获得激活源
  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现在实际的现状是:一是刚开始学化学时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实验少了,学化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一个学期之后部分学生对化学毫无兴趣,成绩急速下降。二是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不明确,认为自己升学无望,干脆破罐子破摔,不知道化学不仅是升学的需要,更是生产、生活中所必备的知识,是保证人身安全所需的知识。为了使学生对化学有持续的兴趣和欲望,为了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到落实,教师必须不断激活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如:三个原子团中氧原子个数对初学者来说很难记准确,在课堂上若能比较硫酸根、碳酸根、硝酸根中的硫、硝、碳三个字中除"石"字旁之外的第二部分中"云"、"山"、"小"的笔画数,不难发现第二部分的笔画数与根中氧原子个数是一致的。用这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仅能使学生记得牢,而且对死记的知识也有一定的兴趣。这样教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添对学习化学的亲切感、时代感,激发求知欲和进取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落实。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知识目标是基础,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方能立足和发展,才有可能获得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培养学生中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让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化学[2]。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教育,应当成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化学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姜美玲.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 教育研究, 2004(8): 32-36.
  [2] 刘敬华, 张飒. 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融合统一[J]. 化学教育, 2006, 27(6):30-31.
网站目录投稿: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