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的中职教学管理探究


  摘 要: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安徽亳州技师学院)为例,探讨完善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提出了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双主体育人、双导师共同教学、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以培养适用企業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学生(学徒)毕业即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    校企合作    育人模式    中职教学管理
  一、新型学徒制的特点
  企业的新型学徒制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而构建的"工学一体、企校双制"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学徒的一种模式。
  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2018年11月21日,国家三部委召开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中提出,在2015年以来的学徒制试点工作基础上,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将在2019年全面推开。
  二、构建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意义
  在我国,新型学徒制模式的构建基于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其目的是推进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体系的共同发展,努力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渠道,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在职业教育中,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意义有以下几点:有利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让其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使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满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合;有助于现代化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建立健全,从而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三、在中职教学管理中完善新型学徒制模式的建议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动笔者所在学校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有效实施,在开展对应的教学管理中,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强化、双师型队伍的打造以及课程体系的彼此融通,促进学校的发展,最终为后续的教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从西方国家新型学徒制发展的实际经验来看,我国还需要出台对应的法律法规来做好引导,确保新型学徒制的合法地位,推动新型学徒制的运行切实有效、标准规范。地方政府不仅需要提升技能人才的待遇薪酬,也需要鼓励各种媒体积极宣传新型学徒制的育人成果,使全社会都能够树立工匠精神以及尊重技能人才的风尚,能够认同新型学徒制。地方政府也需要对本地区开展新型学徒制的企业给予培训与资金上的支持,这样就可以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中职学校还需要围绕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实施目标,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做好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承担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教学,企业则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基于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来开展岗位技能训练。同时,校企双方应建立对应于新型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管理,从而保证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提升。
  为了优化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笔者所在学校推行了以下措施。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校企双方在试点工作中的权利、义务与职责,确定了学徒培养成本分担机制,保障了学徒培养的顺利进行。第二,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就学徒培养过程中需解决的课程体系建设、考核评价制度等问题进行研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校企协同育人的顺利进行。第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安徽亳州技师学院新型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制度》《安徽亳州技师学院新型学徒制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安徽亳州技师学院新型学徒制安全措施与违纪处理办法》等办法,对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以及学徒进行管理和约束。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技能需求与中职学校侧重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还存在结构性差异,现代企业更需要的是对人才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采取了下列措施。第一,建立健全双导师管理制度。学校印发了《安徽亳州技师学院校企人员互聘管理办法》《安徽亳州技师学院新型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制度》《安徽亳州技师学院新型学徒制企业指导师傅工作职责》等系列管理制度和章程,明确了双导师的职责、权益保障等问题。同时,学校建立双导师激励、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导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能够高标准、可持续地运行。第二,加强校企双导师互聘共用。学校印发了《安徽亳州技师学院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管理办法》,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第三,学校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来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提高企业导师的教学水平。
  (四)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在建设新型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和与之对应的教学体制的过程中,课程设计需要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师资要求、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实训设备等方面,都需要基于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师需要懂得发挥一线师傅的实践经验,能够在课程教材之中编入宝贵的经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去实践,最终就可以满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双提升的需求。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改革学制。经过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共同商讨,在一年级教学时,将传统的五天制教学周期改成四天制,余下的一天安排中药专业的学生进企业见习或者到康美中药城、田间地头学习。通过接触一线生产,使学生初步了解岗位操作流程和工艺标准。在康美中药城,学生可以拓宽视野,认识更多的传统中药和冷背药材,同时可以了解市场行情。在田间地头,学生可以和药农零距离沟通,了解中药材栽培、采收等方面的知识。第二,建设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学校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学校建立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课程建设机制,结合专业特色,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校企共同开发《中药固体制剂工艺》等3门校本教材,制定《中药炮制技术》等3门核心课程标准,确定中药、中药制药专业课程体系。第三,增设中药文化概论课。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国粹,作为中药、中药制药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熟悉传统中医、中药文化。同时,学校还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建设具有中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小结
  总而言之,上述基于笔者所在学校新型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探究,希望能够探寻一条多元化的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道路。通过对教学管理进行的分析,发现新型学徒制有效实施之后,有利于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进,陆伟.关于新型学徒制的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的研究[J].职业,2019(30).
  [2]曾颢,勒系琳,黄丽华.新型学徒制中企业与新生代学徒的关系构建研究——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9(3).
  [3]徐淑华.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生技能教学"四阶段"运作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旅游专业为例[J].职业,2018(6).
  [4]徐凡棋.基于选择性课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8(2).
网站目录投稿: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