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阐述如何秉持"教有所依、学有所用、学训互进、训赛相融、以赛促学"的教育理念,推行"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五位一体 焊接加工 职业教育 工学交替 课 题:本文系2018年度中国职协立项研究课题(课题序号2018089)部分研究成果。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满足生产岗位人才需求、完成技能培训任务及为国家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将由传统意义上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的办学模式,转向以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及学校等多主体的需求互相结合为主旨的混合模式。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一、中职焊接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相脱节 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中要求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但由于中职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不能为企业生产所用,具体表现为:学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落后于企业生产的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工作过程不一致,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对其开展"二次教育"和再培训,方能达到上岗要求。 (二)学历教育与取证培训相分离 中职院校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才,但社会上却存在大量的职业资格培训取证机构,原因是学校的学历教育不能与取证培训相融通、课程设置与取证培训相分离、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不对接。 (三)课程实施与技能比赛相冲突 技能比赛能有效地促进专业发展,但却耗资巨大,有的中职学校甚至以牺牲基础教学为代价推动技能比赛,造成本末倒置的現象,原因是中职学校常规的教学内容、训练项目与比赛的内容、项目不同步,课程内容设置欠科学。 二、"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对应于中职焊接加工专业,"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岗"指焊接加工岗位群, "证"指电焊工初、中、高职业等级证及焊工上岗证, "课"指焊接加工专业课程体系, "训"指焊接技能训练项目, "赛"指各级各类焊接技能比赛。"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是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具体化,它是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紧抓职业资格等级考证目标,针对接焊接技术比赛标准与项目,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实现"教有所依、学有所用、学训互进、训赛相融、以赛促学",能全面提升焊接加工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一)立足岗位需求,深入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生产岗位的客观需要和个人的就业需求,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应立足于岗位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即学校所教应与社会生产所需紧密对接,因此,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应与企业培养员工的模式如出一辙,避免学生从学校毕业后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开展"二次教育"方能上岗的问题发生。 为避免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脱节,中职学校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教育部提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校企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培养形式上表现为"工学交替"。"工学交替"在表现形式上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工作交替进行, 遵循"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的基本思路, 完成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协同旋进的过程。"工"指的是工作、实践和实训,可在学校或者企业完成;"学"指的是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该任务也可以在学校或者企业完成。因此"工学交替"指的是时间与空间上的交替,它既是真理的检验过程,又是知识升华的高效通道。 (二)着眼考证目标,科学设置"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科学认定劳动者从事某职业的资格。中职学校应科学设置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准劳动者"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学生达到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学校可根据培养目标设定学制,如初中起点三年制,培养目标是获取职业资格中级工证书;初中起点五年制,培养目标是获取职业资格高级工。这种以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目标的学历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取从业资格,然而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终身教育,易导致学生职业生涯后劲不足。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不同,技能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训使学员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而学历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长足发展。因此,中职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考取证书可以作为体系的一个分支,在该分支框架结构中,应注重两方面的设置:一是"课证合一",二是"理实一体"。 (三)对接比赛项目,有效开展"传帮带"教学模式 技能比赛是提高和选拔技能人才的有效渠道,技能比赛成绩是专业办学成绩的重要标志。技能比赛训练应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厚积薄发。中职学校应将技能比赛标准融入课堂,把比赛训练项目分解到课程项目中进行模块训练,使课堂训练的项目内容与技能比赛的项目、内容高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差异化教学,广泛开展"传帮带"教学,形成先进生带动后进生的良性循环,培育比赛意识、精英理念、工匠精神,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技能精英的孵化器。 (四)对接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探索中职焊接加工专业的教学改革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是行业的风向标,中国在焊接项目位于世界顶尖位置,蝉联该项目世界冠军,这一夺冠经验为中职焊接加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此,中职焊接加工专业可实施"世赛班"教学制度,实现课程与比赛的深度融合;对接世赛标准,将世赛的知识技能融入课程,构建专业课程新标准;分析世赛项目,将项目内容分解到课程学习任务中,构建对标世赛的课程体系,将世赛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入世赛评分系统,转化为教学评价;将世赛选手的培养路径转化成常规教学模式。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焊接加工专业应坚持"教有所依、学有所用、学训互进、训赛相融、以赛促学"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盛强.基于"岗证课训赛"五位一体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8(11). [2]管平.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