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典的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宝贵的遗产,中国人的儒雅气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典诗文的熏陶。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文,接触一些传统的优秀作品,对学生终身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习近平主席今年在教师节时讲:"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当前的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偏差: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解惑"中丢失了诗意与激情;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诵读中转移了对文字本身的关注;教材对经典诗文的刻意回避,淡薄了历史的传承。下面分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小学生该如何诵读经典诗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文化素养 一、经典诗文内容的选择 1、诵读内容的选择――让语言与精神富有典范性。随着经典诗文诵读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开展,很多出版社和作者各显神通,一时间所谓的经典诗文读本,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当中难免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我校从2011年起,开始着手"东坡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先后编写了2本《东坡经典诗词》。我在读本内容选择中,十分注重语言与精神的典范。 (1)能保证语言文字的根基:诗文警句、声韵铿锵,造句畅达、易于诵读,像《猪肉诵》、《煮鱼法》,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利于课程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②能指导思想行为,如苏东坡在黄州是人生最低迷的时候,但他依然有旷达乐观的情怀,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选取诵读的内容时,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多取苏东坡在黄州时的经典著作。在低年级段以背诵一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诗歌为主;高年级段则以学习一些难度适宜的诗词、优秀文章为主。 (2)诵读目标的设置――让语言与精神富有递进性。在实际设置诗文诵读目标时,我一方面倡导熟读成诵、打节拍读、联系扩充、想象入境、配乐吟唱等方法,力求从简单到复杂,使语言与精神两者合一;另一方面要求在经典诗文内容含金量与诵读阅读量上循序渐进,从句子到段落积少成多,凭借声调节奏等方面的诵读、想象,去感悟语言理解情感,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提升,最终促使语言与精神同构互生。 二、经典诗文诵读的策略 1、感悟经典,共育语言与精神的心灵成果。 (1)把校园建成诗苑。我要求教室环境要体现班级特色,除了墙上有诗画、诗文,教室后面还辟有墙报栏,内容有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班上设立图书角,借阅图书、图书捐献、老师推荐适合的图书,组建了个性化十足的"书香角"、"小书虫"、"智慧角"??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書香。还开展"每周一诗"、推荐美文、交流读书体会、分享读书乐趣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伴着经典的乐章,迎来阳光灿烂的早晨,伴着经典的音韵走在回家的路上,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栖息徜徉。 (2)让家庭飘满书香。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开家长会、随时家访、邀请家长参与学校读书节活动、发送家校短信等形式,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继而为创造家庭阅读文化打下基础。 (3)用活动促进诵读。我把经典内容与广播操、校园舞巧妙结合起来,创设了"经典诵读操"、编排了"爱上苏东坡"舞蹈。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他们便纷纷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国学经典诗文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跳皮筋"、"击鼓传花"等游戏中。每逢节庆日或重大活动日,我都会组织学生开文体表演活动,文体表演活动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内容,以小品、课本剧、美文演唱、诗文朗诵、讲故事等创造性活动展示诵读成果。 2、多学科交融,呈现语言与精神的心灵对话。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环境里,学生与传统经典文化的接触必须与学校的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放开歌喉唱古诗,抒发情怀;可拿起彩笔画古诗,欣赏优美意境;可编写剧本演古诗,体会深刻含义。这样长期坚持,日复一日,诵读古诗文便自然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不用教师监督,班干部自己就能组织全班学生诵读。每节课预备铃一响,只要有一位学生带头吟诵昨天背诵过的古诗文内容,其他学生就会应声而和。现在,我班68名学生,人人都能声情并茂地背诵40首以上东坡诗词、100首以上其他古诗,而且大部分能唱、能画、能舞、能用。 3、学以致用,构建语言与精神的心灵平台。积累理解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运用创生才是落脚点。我鼓励学生:手写我心,笔抒我志,畅所欲言,自由习作。大家或引经据典,或融人意境,或仿写诗词,表现出强烈的写作欲望和创造能力。课堂上,当学生背诵起诗文可谓滔滔不绝,几分钟内便可轻松赋诗一首,好诗佳句常常是脱口而出??孩子们在雨中念着"随风潜入伞,润我细无声";赏花时说"花重黄州城";看到那新萌的树,会溜出"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体会 古诗文"经典诵读"是一个古老而新颖的课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评价学生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与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实施过程中,我有几点体会:一是经典诗文必须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进入考试状态,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主,熏陶、渗透,不用太明白其中的道理。二是老师应该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及社会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教材。《千字文》则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知识,适合高年级段的学生。三是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诵读的同时,也要对教师诗文诵读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用实际行动感动学生,激励学生。四是将家庭也纳入诵读范围,通过致家长信,向家长发放诵读计划,通报学生的诵读成绩,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班级诵读展示活动等方式,使家长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从而使经典诗文诵读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让每个学生都来诵读吧,让学生在诵读中共同享受经典诗文诵读带来的乐趣,让这瑰丽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让灿烂的文化精髓扎根于孩子的心灵殿堂,让经典诵读之花在校园绽放出奇光异彩[1]。 参考文献 [1] 王玲.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