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6月2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都要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促进教考有效衔接,防止简单的、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坚决克服这种倾向。" 众所周知,高考不仅承载选拔和评价的功能,也是拓展、培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的育人方式。人们常说高考是指挥棒,这是对高考教育功能的形象比喻。《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必然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充分落实高考的育人功能,推进普通高中学校育人模式的全面变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多年来,教育部每年一度发布的高考大纲已成为高中教育的导向标。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也成为所有高中学校的不二选择。从某种程度来说,素质教育之所以在基层学校难以推行,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考分离。近年来,教育部颁发的高考大纲尽管突出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核心目的,但由于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脱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顽症痼疾一直难以根除。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载体。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部分,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的学习内容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等级水平及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明确提出:"校内评价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均应以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课程标准(各个学科,2017版)和国家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这与《指导意见》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教""学""考"的一致性,有利于破解"简单片面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的难题。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更是高考改革的根本取向。综观《指导意见》,我们可以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清晰地读出这样的信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作为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指导意见》和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新时代高中育人模式变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考有效衔接势在必行,高中素质教育的春天必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