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结构性逻辑三个步骤判断一款产品该不该做


  无论你是互联网创业者,还是公司产品经理,判断一款产品该不该做?抑或判断一款产品有无市场价值,分析或评判的维度有很多,比如可以从市场、行业、竞争对手、公司资源等维度展开思考。但不论什么样的方法论,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其最初直到最终的落脚点都应在用户本身,那么本文就从用户出发,试图整理一套结构性逻辑帮助大家理清思路。
  对于这套逻辑,主要分以下三步展开思考:
  用户遇到的问题
  现有解决方案
  有无改善空间
  用户遇到的问题
  产品的问世并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一款成功的产品必然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抑或迎合某一类人的需求,而用户需求就是我们所有思考的起点,对于需求的考量,又可以分:规模、频率、重要性和迁移成本四个指标进行分析。
  规模即有相同或相似需求的用户规模,当然规模越大越好。
  频率即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满足该需求的次数,比如一天吃三餐,那么对于吃饱这个需求的频率就是一天三次,而对于结婚、买房、装修等需求,对于大多数人,满足该频率的次数可能一生也就一两次。
  重要性即该需求对于用户的重要程度,一般而言,对于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需求重要性往往最高,可以说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吻合。
  迁移成本是指满足同一类需求前提下用户从一款产品迁移到另一款产品所付出的全部成本,包括付出的精力、情感、时间、金钱等沉默成本和机会成本。迁移成本也可理解为可替代性。
  通过对这四个指标的分析,就可以大概明了所做产品在用户应用时的一个位置,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规模、频率、重要性和迁移成本这四个指标,越大越好或越高越好,但就目前的互联网行业,处于指标上线的产品,绝大多数已被行业巨头所占据,所以针对这个层面的思考,创业者或产品经理们应首先认清用户或需求本身,然后基于四大指标可以大概判断这款产品值不值得做,因为毕竟对于规模小、重要性低、频率低、迁移成本还低的产品,成功的可能性将是微乎其微。
  现有解决方案
  知道用户遇到的问题后,就开始梳理对于该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
  在该层面的分析,应首先做到全面、详尽的梳理,不论是传统、原始的解决方案还是现有新技术的解决方案,一一列出,并找出其合理性、不合理性、待优化点,同时为以后的竞品分析做好预备。
  有无改善空间
  当穷尽现有的解决方案后,开始进入用户分析的第三个层次——有无改善空间。
  在思考有无改善空间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用户时间成本
  用户经济成本
  产品趣味性
  产品易用性
  信任度(情感化)
  同时,针对这五个方面,提出对应的改善方法:
  1、利用新技术
  以打车为例。在打车软件兴起前,人们打车的方式要么是上街手招要么是提前电召,而当滴滴等打车软件兴起后,通过手机定位和信息实时撮合能在最短时间内撮合乘客和司机的需求,大大减少了双方的交易时长。
  通过新技术为用户节省时间的例子有很多,可以说,几乎所有成功的产品都具备了这一特性,为用户节省了时间,也就是为用户延展了生命。
  2、减少中间交易环节
  对于中国网民,随着电商的崛起,一方面极大的提升了购物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因为电商天然的直销属性,让中间交易环节降到最低,从而使商品价格更具吸引力。
  其实除了电商平台外,如果一款产品,不论是通过技术革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能在保证服务品质不降低的前提下,打掉中间环节,降低冗余成本,我想这款产品最少在价格上是受用户欢迎的。
  3、在产品内容上打磨
  在很多领域,由于专业的艰深,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而如果某款产品能在这些领域,在内容上做出通俗易懂、甚至能把乏味变为趣味的产品,想必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参与。
  如今已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的号召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强过于平台,所以对于创业者或产品经理,内容方面的深层次挖掘也许会是另一番天地。
  4、在产品功能和交互上打磨
  对于修图软件,Photoshop可谓是专业,功能涵盖之广,用过的人都知道,但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其功能过于复杂,而且大多数功能一般人也并不会用到,这时,另一款修图软件(大家都知道,就不点名了)应运而生,正是得益于这款软件的功能简单、操作傻瓜,在极短时间内就俘获了众多少女的芳心。
  正可谓,多即是少,少即是多,在产品功能和交互上打造产品的易用性,把使用门槛降到最低,让小白用户也能创造美好,可能打开的就是另一片市场。
  5、品牌IP化
  近一年来,IP这个词在互联网圈内被反复提及,本质而言,品牌IP化就是用户与品牌建立信任的过程,而信任的建立归根到底其实是为了节约用户的时间成本,因为如今物质已经足够丰富,但用户挑选商品或服务的时间成本却随之增长,而通过IP的背书,用户就能更快的挑选到心仪的产品,罗胖的图书和网红的化妆品也就是这个逻辑。
  在对以上三个层次全部梳理完毕后,相信大家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判断一款产品做或不做,用户是根基,解决问题是王道。
  文中内容有不足或不够详尽之处,欢迎各位来信交流。
网站目录投稿:书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