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笔尖到心间领略建筑别样之美


  谢勤阳 金诗瑶
  摘 要:本文以开展的跨学科课例——《巷之美》教学为例,探索在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建筑专业课程同语文课有机结合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开展一系列围绕"美"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依样画瓢到看图写话,从色彩斑斓到妙笔生花,从精益求精到雅人深致三个层面实现知识和技能目标的达成,人文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 跨学科 建筑表现 人文修养 审美提升
  为了能使建筑专业课程和语文课有机融合,笔者和同事们首先进行了解析和探讨,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为两者牵线搭桥。建筑手绘是中职建筑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学习建筑物室内外对象的绘制及马克笔上色。中职建筑专业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课堂参与热情高,但人文素养较为薄弱,对于画作的鉴赏和创作,只能从构图、透视和明暗等方面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来做文章,缺少主动的人文审美意识和相关文化底蕴。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眼前的美,是笔者进行课程融合的第一个着力点。
  绍兴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比比皆是。那些佳话和故事在一景一色中向着游客娓娓道来。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繁多脍炙人口的美文和诗篇,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文化财富。通过诗和文,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受"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舒适惬意,"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梦幻仙境,抑或是"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的郁郁不得,还有"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等等。这些让人心驰神往的描述,如果用手绘的形式来表现,又何尝不是一幅幅令人如痴如醉的画作呢?让学生通过感受经典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加强对绘画的感悟能力,以此来提升绘画技能,是我们进行课程融合的第二个着力点。
  根据以上两个着力点,基于绍兴乡土文化资源,笔者选择以家乡随处可见的"巷"作为对象进行主题为《巷之美》的跨学科教学尝试,采用"语文嵌入专业教学""跨学科创意表达"等路径,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不断反思和优化。下面就对该次的"建筑+语文"跨学科教学尝试做简单阐释。
  一、精准提炼重构,甄选美融合美
  建筑手绘课程虽属于建筑专业,但涉及了很多基础学科,例如语文、数学、美术、科学,甚至人文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一般从专业自身角度出发,讲授绘图的合理布局,空间远近大小关系,恰当的色彩明暗搭配。嵌入语文知识后,就可以挖掘绘制对象背后的故事,搜寻并穿插有关的美文和诗篇,从文学和美学角度来欣赏。建筑不同于课本上的画,它们在我们周围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就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人文底蕴,提升文学修养。
  通过建筑手绘,从视觉直观感受建筑物的布局、大小和颜色,这些是建筑的外在美——画之美;通过诗文,我们可以穿透纸张,从心灵上感受其经历的故事和散发的神韵,或巧夺天工,或温文尔雅,或大气磅礴,或楚楚动人,让建筑变得有温度,一花一叶皆有情,这就是建筑的内在美——文之美。这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的心田需要被沁润的地方。
  因此,重构课堂,实现画之美与文之美的巧妙融合,课程融合也就水到渠成了。在确定教学主题《巷之美》后,笔者进行了头脑风暴,罗列出可涉及本次教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梳理,根据教学环节,对所列的知识点进行甄选并融合(见图1)。
  根据知识点再进行一次课堂组织的设计,已达到知识和形式的双融合。由于建筑手绘是一门理实一体的课程,并且实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本主题授课课时定为4课时,接下来就进入教学的环节。
  二、激发探索热情,探寻美记录美
  在课前,两位老师共同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任务——寻找巷之美。建筑手绘:利用周末,去探访绍兴的巷子,选择一处最喜欢的美景,拍一张符合一点透视原则构图的照片,其中要有巷子、植物、天空等元素;语文:根据自己所拍的照片,写一段约250字的小作文,可适当加入心理描写,鼓励学生用自创诗歌的形式表现,作业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
  教师根据课前作业情况,指出不足之处,如有些同学上传的照片不符合一点透视原则,有些照片没有出现巷的元素。语文老師则根据同学们的写作情况,了解学生语文写作素养的薄弱点,根据掌握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该环节的设计,能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略建筑的魅力,去巷子里走一走,看一看,听巷子里老人讲着故事,赏盛开在石板缝的一簇花,看斑驳得有点脱落的灰白墙壁和天空上的一朵云,闻从老房子散发出来的独特气味。那些和谐之美,获得的真实体验,是老师在课堂上用再华丽的辞藻都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同学们既温习了有关建筑手绘和语文写作的有关知识,也为老师进入课堂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双驱合力互融,欣赏美创造美
  课堂教学采用文专融合双师教学模式,两位老师同台上课,根据前期设计分工,建筑专业老师主讲建筑手绘的"画之美",语文老师主讲阅读写作的"文之美"。课堂教学围绕主题《巷之美》展开,通过"画之美"和"文之美"的互融,设计五个教学环节,最后达成学生掌握建筑手绘技能,提高文学认知修养,拓宽课程融合视野,加强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环节一:曲径通幽
  语文老师展示学生课前的照片及文字,赏析语言较为优美的语句,接着介绍巷弄文化的有关常识,学习一首与巷有关的诗《乌衣巷》。作者寥寥数笔,就把眼前看到的乌衣巷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在老师眼中,它是一种凄美,从而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巷之美。通过前期的实地探访,每位同学眼中对巷之美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之前大家都用文字来表达了,作为有一定手绘基础的建筑专业学生,可以用手绘的形式来表达不一样的巷之美。于是语文老师给每位学生发送一段文字:
  这种小巷,跟别的不一样。它很长,而且是曲折的。这巷子很安静,走路的时候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足音。两边有围墙,墙上有藤萝,墙里是人家的竹园;春天来的时候桃花杏花会开一些。
  (二)环节二:小巷写生
  专业老师登场,介绍建筑手绘一点透视图的构图原则及相关专业知识并讲解绘图步骤,以此进入课堂实训。学生根据语文老师发送的文字,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利用恰当的写作表达方式,扩充润色,要求进行景物描写,并使用恰当的修辞方式,使段落语句通顺,文字优美,然后绘制出符合该文字意境的手绘图线稿。在绘制过程中,专业教师进行绘图指导,语文课教师进行写作指导。
  此环节,两个学科在课堂中第一次融合,互为相嵌:利用改写语句的手段,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提高了文学素养,在原有的文字上修改而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写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有了信心;而从文字感受建筑,再把它跃然呈现到纸上,也是之前的教学前所未有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一千个学生就会有一千种巷之美,无论是从绘画还是文字,学生对于美的表达,都是不尽相同的。
  (三)环节三:柳暗花明
  等到学生完成线稿的绘制后,语文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绍兴籍作家——柯灵。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诗、散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1930年秋天,他在家乡写下了一篇杂记——《巷》,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描写巷的: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看到这里,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刚才语文老师发送的文字是从这段文字简化而来的,而这段文字明显比之前那段写得更好,美感十足,回味无穷。接着语文老师向大家提出问题:为什么原文中的巷更美,美在哪里,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让这个巷子看起来更美呢?根据原文的语段,引出写作的有关技巧。有了原文的描写作为指导之后,大家再对自己原先润色过的语段进行改进,并同时修改线稿,为马克笔上色做好准备。
  此环节,课程进行了第二次融合。以语文老师为主导,通过老师帮助鉴赏原文,同学们学习相关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心中的画面油然而生,在进一步提高自己鉴赏能力之后开阔了思路,再次改进自己的作品,同时培养了自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四)环节四:色彩斑斓
  在完成自己的线稿之后,专业课教师就要指导进行马克笔上色了,首先需要介绍相关的上色原则和常识,接着根据前面的文字描写,对象不同,质感不同,采用不同的上色方式和技法,例如植物是乔木还是灌木,上色对象是石材还是木材,文中描写的景物细节的形容词"斑斑驳驳""修竹森森,天籁细细"等词汇选择什么样的颜色和光影来表达,都需要经过体会和思考,鼓励根据心理描写来选择不一样的配色,如通过冷色调的配色来表达巷子的安静祥和。在讲完手绘知识技能点之后,学生开始进行上色实训,专业课教师随堂指导,语文教师批阅学生修改之后最终的文字版本并反馈,在学生完成画作之后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并对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图文赏析,做出评价。
  学生对照原文,通过马克笔上色,利用一系列的技法,表达了文章的文之美(见表1)。
  本环节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根据课前重构的知识技能点,通过文字的描述转化成配色方案和上色技巧,利用学习平台,使课中评价更加高效和及时。
  (五)环节五:文"彩"双全
  两位老师布置作业。语文:根据戴望舒的诗《雨巷》,利用课上学过的写作技巧,写一段250字左右关于雨巷的景物描写。建筑:根据自己描述的文字,画一张以雨巷为主题的单点透视图,完成之后上传网络平台。针对课上作品和课后作业,通过教师评价、设計公司设计师评价和学生网络投票的方式,选出画作和文字综合分前10位的同学,打印出他们的作品,使其在专业系部宣传栏展出。
  该环节中的课后作业也是以文专融合的方式进行布置,目的是使学生能通过课堂的学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评价模式采用了教师、企业和学生三方评价,能从专业性和文学性多角度来评价学生作品。
  五个环节的教学,双师无壁障嵌入穿插,让学生眼前一亮,使课堂焕然一新。在建筑专业教学中,学生学到了语文的写作表达;在语文教学中,大家则画出了心中的巷之美。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妙手丹青,笔墨横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进行了一次美的浸润之旅。
  四、思考总结改进,提升美传播美
  这一次"建筑+语文"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次创新的尝试,使笔者有了很多感想。一是家乡有如此多的文化瑰宝,我们可以利用起来,把它渗透到各专业教学中去,这些都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提升综合修质有着莫大的帮助。二是专业课教师也需要有素养意识,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学生在学技能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三是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教师不再是单一学科的授课者。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跨出去,融进来,积极思考,探寻新的跨学科融合点,积累更多的跨界资源,做一个跨界型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们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正是一种美。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勇于传播这种美,并将其播撒到每位学生的心间。
  参考文献:
  [1]戴智敏.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网站目录投稿:怀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