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腊八粥宴


  腊八,又称为腊八节、佛成道节。时间在每年夏历十二月八日。夏历的十二月又叫做腊月。故有腊八之称。腊八节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个传统节日,腊八之说,在我国出现甚早。据东汉应助《风俗通义》介绍说,夏商周三代。都有腊祭活动。分别称为嘉平、清祀和大蜡。到汉代时,正式改称为腊。一般认为。汉代以前的‘腊日"。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腊就是猎。即田狩禽兽。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二是腊就是接,时值新旧年的交换。所以举行大祭以庆祝纪念。总之,这一时期腊日的活动。就是在岁终举行大祭。怀念祖先。辞别丰收的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可以说。这时人们是把腊日当做年节来过的。但是,腊祭的具体时间。各代多不相同,未能予以确立。直到魏普南北朝时。才最终确定以每年的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南朝梁人宗惊在其所撰《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十二月八!!为腊日与此同时,腊日节的活动。也已发展变化为击鼓、戴面具以驱除疾疫和庆祝"春草生"的新春到来等内容。
  进人唐宋时期。由印度传人的佛教,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泛传播。佛教信徒们认为。十二月八日是佛祖释边牟尼成道的日子。因此。随着佛教在民问的影响不断扩大。汉族原来的腊八节。便逐渐演化为以纪念佛社I成道为主要内容的佛成道节。明清两代。腊八节继续以敬佛供神为主旋律,而原先在汉族中流传的祭祖、庆丰收、逐疫的内容。反而受到冷落而渐渐淡漠了。
  清代,南北各地腊八节的活动内容。基本上都是煮腊八粥以供佛敬祖,然后全家共食同享。
  那么。腊八粥又是如何出现于腊八节的呢?关于它。有很多种说法流传于世。但是。影响最大的是纪念佛祖成道说。
  据说,古代印度北部迎毗罗比国的净饭王。有个儿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他在年轻时。就对人世的生老病死等苦恼感到痛恨。同时还对当时流行的婆罗门教神权颇为不满。于是,29岁那年。他毅然舍弃了豪华的宫廷生活。出家修道。经过漫长的6年苦行修炼,他饱尝了人世的千难万苦。却仍未成道。一天,他来到了尼连河的附近。因饥饿和劳累交困,头一昏。倒在了地上,失去了知觉。这时。有一位牧女发现了昏倒在地的他,便赶紧将自己随身所携带的杂粮和四处采集的野果合在一起,用清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稀粥,一口口来喂他。等到吃过粥汤。悉达多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顿觉精神一振。于是,他跳人旁边的尼连河。用浦澈的河水,洗了个痛快的澡。然后。他静坐于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八日这天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从此,人们尊敬他为释迩牟尼(即释迎族的圣人),并把十二月八日称为成道节。每逢这天,佛寺都要循例集会诵经,并仿效牧羊女的做法,煮糜粥敬佛。待佛教传人我国之后,因时间巧合,成道节便与腊八节合而为一。于是,腊八粥也便成为节日的特色食物。
  从历史记载来看。腊八粥最早出现于我国宋代。成书于宋代的《天中记》一书说,北宋东京,每到十二月八日。各大寺院都要分送"七宝五味粥",人称"腊八粥"。后来,民间也受到影响,竞相仿效。如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腊月初八这天,汁梁城的百姓,纷纷用果子杂料煮粥来吃。南宋诗人陆游,有"今朝佛粥更相愧"的诗句。其中讲到的"佛粥",就是腊八粥。后世相沿不衰。所以清代的腊八节才呈现出腊八粥独领节日风骚的特点。
  最早的腊八粥,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到清代。情况已大不一样了。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北京人制作腊八粥。已发展为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为主要原料,再加人红桃仁、琐琐葡萄、杏仁、瓜子、花生、棒攘、松子、红搪、白核等。合水煮成。一般人家。大都要在腊月初七就开始动手准备。剥果皮、挑沙子、洗米,忙忙活活一个晚上。到八日天明时才最后煮好一锅糜粥。
  当然,这样复杂讲究的做法,平民百姓根本无法达到。据记载,当时北京的民间百姓。仅仅是用尽量品种多一点的果米合煮而已。为了满足这种大多数人家的方便。有的粮店精明的店主。早己预先将芸豆、豌豆、小米、大米。及绿豆、RL豆等搀和好。人称杂豆米或腊八米。专门卖给这些平民百姓。
  江南腊八节的腊八粥。与此大体一致。据清顾禄《清嘉录》说。每逢腊月初八,苏州城里的居民们。便用"菜、果六米煮粥",称之为腊八粥。有的不是自己煮。是由寺院提前煮好后。山僧尼赠给的。称之为"佛粥"。
  佛教寺院腊八煮粥之俗。较之民间,更为盛行。如清代北京的雍和宫。征到腊月初八。喇嘛们于这天晚上用"可容数石米"的大锅。熬粥清代杜会文化丛书口供佛。届时,清宫中还要恃派亲王或大臣前往监视。以示对佛祖的虔诚和恭敬。待粥完全煮好之后。除用于供佛外,还要掀例封寄各地封摄大臣,其余则由喇嘛敞给贫民百姓。
  至于一般人家的腊八粥。除供佛敬祖之外,则要馈蹭亲友和邻居。据说,送腊八粥时,还要一同奉上一棵各家保存的大白菜。送腊八粥一定要在午前送到,越早越快越好。否则凉了晚了。就失去了馈送的意义。
  有人来送粥,主人要欣然接受,同时要准备一份自己的,及时送到对方家中或府上。
  腊八粥最重要的用途,是在腊八节这一天全家围桌喝粥。一般是腊八节一大早。就阖家团聚。一起欢欢喜喜喝腊八粥……清代北京民间流传的儿歌中唱道: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脂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拉拉二十三……"可见。腊八喝粥,仍保留了一些迎新年的意思。时债隆冬,数九寒天。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味道香美的腊八粥,又叮口又暖和。一会脑门上就汗津津。身上也热乎乎了。因此。腊八粥又是冬季驱寒的美食。不仅如此。从营养角度看,腊八粥中汇集了各种营养补品。互相搭配,效果更佳。人们总结说。腊八粥其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多种功效。因此又堪称冬令的滋补佳品。
  对腊八粥的这些功效。占人早就十分清楚了,如南宋大诗人陆游《食粥》一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少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由此可知,腊八粥的长兴不衰,一直深得人们的喜爱。除了宗教的、风俗的原因之外。它本身所具有的这种营养保健功能。也不容忽视。
  此外,西北地区的腊八粥,在制作上更有其特点"。一般都是用肉。与果、米合煮。人称为果肉粥。这种粥除敬佛和全家人食用之外。当地人中还盛行用此粥抛打花木树枝的风俗。人们认为。这样可使树木不歇枝,永远茂盛不朽。陕西有的地方。用八种蔬菜做成菜汤。浇在而条上食用,称为腊八面。撞关一带。人们弃欢将面条中放人辣椒油吃,以驱寒气,人称喝"腊(辣)八汤面"。东北、华北一带地区。还盛行腊月初八用米醋泡"腊八蒜"之俗。初八将坛口封上。放人暖和的室内。到除夕吃饺子时再打开食用。总之。腊八节以腊八粥为主休的各类腊八饮食,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地方习俗的特色。丰富多采的腊八宴,在千里冰封的日子里万里飘香。
网站目录投稿: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