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壶之所以在台湾有千万把,在台湾畅销二十年,除了商人拉抬壶价以外,主要还是因其"落款"的权威性,"征服"了买方的心。 有趣的是,尽管台湾历经收藏名家壶的狂潮与冷却,但在许多品茗活动里,只要有宜兴壶,还是有人受不了款识诱惑,会问这把壶是谁做的。中国人对于印章的认同,来自古时印款具有的广大权威力量,以及其身份确认的功能。 印章款识有行情 过去制壶者想要仿冒印章,都会找雕刻师按照原壶小心翼翼地仿制,以求逼真。如今,科技发达,制壶者更可用电脑制成几近完美的仿款。 在印款的仿冒上,除了底章以外,还有所谓的边款与跋印等的仿款,这些则必须找来懂金石刻印者完成。古壶的刻印有所谓的"一套"之说,即底章、边款、盖与跋印一起落在壶上,刻一套印款行情台币八千元。 仿壶者光刻一套印款就必须花台币八千元的成本,由此可以推断,古壶转售之后有更大的获利空间。我曾经在台湾中和市一个市场旁,遇到一家专门贩卖宜兴古壶的店家,老板告诉我,只要壶谱上有的古壶他都可以做。为了取信于我,他还拿出部分仿制的作品测试我的辨认功力。其中有一把用于仿制的样本壶,壶底款落有四字"葛明昌造"。细看款识四周的泥色,明显比其他部分更白。仿壶者说,那是用树脂拓底款留下的痕迹。 仿壶者毫不避讳地说,这把古壶已经复制了十把,早将原来买古壶的成本赚回来了!最后,因为相谈甚欢,老板就将这把样本壶卖给我了。 款识与印章既然已经成为制壶者自我负责的一种符号,也在买壶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权威感,那么最应对款识负责的就是制壶者以及卖壶者了。在一把壶上盖上印章,就等于是做了品质保证,业者应有这样的认知。否则,胡乱盖章,不就等于是伪造文书吗? 保证书有问题 面对在宜兴壶上乱盖章的偏差现象,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不断加强。一般来说,对于业者所提供的保证书,应注意下列问题: 1.保证书的真伪。 2.保证书所保证的壶在数量上是限量,还是量产?若是后者,这张保证书无异于一张宣传单。若是前者,还要辨别限量的编号是真的还是只是噱头。 3.避免碰上由业者买来贴上工艺师照片的假保证书。消费者可询问卖壶人,所谓的名家或工艺师是如何创造这把壶的。也就是说,业者必须将壶的身世说清楚、讲明白,而不能以一张来路不明的纸当保证。 买宜兴壶附加保证书,一度被认为是一种行销的手法。其实,在资讯透明化的时代,这种方法已经不管用了。我曾经在宜兴听到制壶者讨论,如何在网络上贴上自己的作品,或者是公布自己的创作理念以作为招揽买壶者的利器。名家壶要想在市场上得到认同,必须像画廊一般,建立一套正规的代理制度,让名家壶的身价与制壶者的艺术成就成正比,而非光靠一纸保证书就想得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