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三习一弊谈干部作风建设


  乾隆帝刚登基时,左都御史孙嘉淦便上书劝谏,此谏书就是被称为"清代第一奏折"的《三习一弊》。三习是说人为官时间久了,往往不由自主地生出耳习、目习和心习三个习惯,并形成喜小人而厌君子的弊病。三习会带来无穷恶果。耳习——开始时只是不喜欢别人有不同意见,后来便发展成不顺耳的话也不爱听,最后连讨好的话说不高都不行。目习——刚开始是排斥不礼貌的人,而后讨厌那些对自己敬而远之的人,再后来连对自己尊敬但不会办事的人都觉得厌烦了。心习——原来认真地工作,可时间一长,便不再严格要求自己,再后来,不管自己有什么想法都觉得对,不允许有不同意见产生。
  在全党上下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今天,这个故事讲的现象很类似我们不少党员领导干部的情况。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不良情况,有的积习已久,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党的事业和形象,贻误了发展良机。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
  定方向、作决策,不是听取各级干部群众的意见,不是到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而是不管企业实力、人员能力、科研实力是否匹配,不管拥有的产业能不能支撑,拍脑袋,要数据,好大喜功,导致大方向错误、决策失误,给组织的事业带来无穷贻害。
  选拔用人,不充分判断性格、才能,不看与岗位能否适配,全凭个人喜好和印象安置安排,导致选择的人都是自己喜欢的人,却不是适合那个岗位工作的人,导致干部庸碌无为、发展停滞。一些单位部门庸员成堆,能干的人受不到重用,看不到希望,"君子不逐而自离",人才流失,工作断档。
  开展工作,不是实事求是地寻求最佳方案,创新落实工作,而是喜欢循规蹈矩,依照旧有习惯进行。由于按照习惯进行省力省事,可以不动脑筋,少付出辛苦,但却由于没有考虑当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考虑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导致工作水平只是满足于"完成",而远离提升和改进,远离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
  评定好坏,不看标准和科学依据,而是凭印象和个人喜好,全凭领导满意与否作为考核依据。由于忠诚正直的人只知埋头苦干而耻于表功,小人则精于迎合上意、善于弄虚作假以显示其勤政,干一点事就到处宣扬,导致实干的人没有得到相应报酬,而善于表功、常去领导面前走动的人却得到了好评,导致规则不用、奖罚失灵,组织效率一路下滑。
  考核业绩只看数据,不管来源,导致挖东墙补西墙,造虚假利润;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寅吃卯粮,吃子孙饭,不顾后代死活,繁华好看的数据背后隐藏了巨大债务和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风险。这种考核本身也是惯性使然,省时省事省力,但由于考核是导航标,却把企業导入危险境地而不自知。
  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了得到上级肯定,在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为自己晋升提拔积累"资本",不惜低眉折腰说领导喜欢听的话,做领导喜欢看的事,就是不按企业发展规律办事,不落实中央高质量发展和从严治党的要求,等企业发展出了问题,造成了损失,被问责时,才沉痛反省,为自己没有坚持立场而后悔。
  工作作风是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检视自己,不断克服自身不良习气。要在求真务实中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摸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坚决不搞那些哗众取宠的表面文章、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摒弃"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行为。要在快准严细中改进工作作风,着眼于人员少、兼职多、头绪多、节奏快、标准高的具体情况,大力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快速落实、准确把握、严密组织、精益求精。要在攻坚克难中改进工作作风,发扬"由我来办、立即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发扬敢于碰硬、主动作为的精神,盯紧突出矛盾抓落实,尤其要对影响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制约企业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影响任务完成的棘手难题,选准突破口,因情施策,集中力量打好歼灭战,带动企业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改进作风,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勤于调研摸实情,精于思考悉实况,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成绩在一线创造、问题在一线破解,在成绩面前不自满,在问题面前不退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主席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养成,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勤于学习,不断充电,用新思想新方法带领企业前行。
  改进作风,就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在于不断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当前的新事物、新实践、新观念不断出现,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也在影响着人们。实践证明,在多变的环境和复杂的斗争中,一些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曾经确有实绩的领导干部之所以最终身败名裂,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改进作风,就要坚持改造自己与完善自己相结合。改进作风的过程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陶渊明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就是说一个人不断改造和完善自己的重要意义。每天改变一点、前进一步,日积月累,其果自现。[美]沃伦·本尼斯说过,一个人通过熔炉事件的考验,从熔炉中得到启示,进行深刻反思与自省、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转型。年轻的领导者必须经过强烈的、脱胎换骨式的经历,屠龙伏魔,超越自我,而后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只有把改进和完善自己当成毕生修为,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定力。
  改进作风,就要坚持自我教育改造与组织帮助相结合。旁观者清,我们要自觉接受和争取"同志们的帮助"。一个人如果平常批评不得,或者不将心事告之人,这个人的短处或弱点就很难在平时得到补救。因此,要经常过严格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和大家交换思想,主动征求同志们的意见,把自己不正确的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就可避免犯大错误。
  改进作风,就要做到将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相结合。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按党性原则办事,时时事事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坚持正确的小节观,切实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作风、情趣爱好、朋友圈子等小节的关系,不能以小节问题"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不能以在小节上犯错误"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不能以小毛病"有一点无所谓"来放纵自己。
  改进作风,就要从正确认识权力、正确使用权力做起。有了权力就能够更好地为人民办好事,但权力有腐蚀性,权大容易气粗,容易以权压人、以势压人、以权谋私。权力也更能放大你的缺点,缩小你的优点,一旦有了权力,你的缺点会随着其具有腐蚀性的特性而不断扩张,并且在公众的视野中聚焦放大;原来的优点也会随着对你要求标准的不断提升而相对失色。山西平遥旧县衙门前有这样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道出了为官的本质。做了官,有了权力更应该低调处事,公正守纪,严格要求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亲属,时刻想着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私人财产,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做廉洁守纪的表率、勤政敬业的表率、德行楷模的典范。
网站目录投稿: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