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心出发


  摘 要:为幼儿园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幼师专业人才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课程和教师两大关键要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丰富人文内容,提高立德修养;注重保教学时,增强核心能力;调整实践学分,立德落到实处"等优化课程结构的具体措施,针对教师提出了从"心"出发,助力中职学前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中职学前教育 人才培养 课程 教师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教育的基础环节,建设并优化配置一支素质优良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幼师专业人才,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文仅就课程与教师,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两大要素,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状况,进行探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一、优化课程结构,突出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丰富人文内容,提高立德修养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做好幼师工作的前提,但大部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对幼师职业的认同,缺少耐心和爱心,人文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其中原因除了学生个人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欠缺外,与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忽视道德课程和人文内容有关。因此,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应丰富人文基础内容,注重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经典、艺术素养、社会生活、书法艺术、心理健康、哲学与历史、礼仪修养等"做人"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厚德载物,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树立文化自信。
  (二)注重保教学时,增强核心能力
  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的两大工作。对幼儿实施科学的保教,是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保教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幼师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但许多中职幼教专业的保教学时比重偏小,只占总课时的13.5%,严重影响了学生保教能力的提高。同时,传统保教课中,教师只注重基础的保教技能,如幼儿生活的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清洁卫生工作等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道德思想意识、道德情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追求。这有悖于《职业教育教学意见》中提出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表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忽视或不重视德育教育问题。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更新课程设置的理念,提高保教课程比重,增加保教学时,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护理和保健技能外,要注重学生儿童观察能力、环境创设能力、设计和组织活动能力、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及营造和谐共融心理、关注幼儿健康发展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以童为本。
  (三)调整实践学分,立德落到实处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是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一线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因此,职业能力是中职学前专业教学的重点。但在现实中,许多中职学校忽视或不重视实践教学,比如在学分分配上仅占35.3%,这与新时代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践学分50%的要求相差甚远。而且传统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安排机械、不够灵活,存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的现象,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极为不利。因此,要重视实践教学,合理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学时,增加学分,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将实践教学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从"心"出发,助力人才培养
  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此,必须从"心"出发,助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用"心"创设,营造全面发展育人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文化因素。重视育人环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保证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育人环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用心感受学生的精神需求,营造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建筑、教学设施、校园风貌要体现专业特色、蕴含育人要素;其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如校风校纪、校园氛围、价值观念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人格、爱国主义以及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等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启发并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再次,教师要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通过良好的班级氛围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另外,教师应组织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内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职业能力,加深学生对幼师职业的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要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用心为学生创设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用"新"建构,探索游戏互动多元教学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教学、师生互动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以及情景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德育教育效果,构建全面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课堂。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反映真实的生活环境和教学体验,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接龙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将理论性很强的声乐和乐理知识等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那些缺乏音乐天赋,学起来比较困难的学生也能理解掌握。运用游戏化教学不仅能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还能优化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还能透过小游戏渗透立德树人的大道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编曲游戏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总之,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开展多元化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三)用"馨"沟通,培育零零视角生师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的基础。首先,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素养,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真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用自己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构建起无缝对接的零零视角生师关系,做学生生活上的引路人和精神导师。其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每位学生,认识到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唤醒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适应中职生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人育人目标引导下探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优化课程结构,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增强学生对幼师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为此,教师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建立零零视角的生师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幼师。
  参考文献:
  [1]钟燕茹.新时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导师制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8).
  [2]宁虎祖.中职学校立德树人长效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9(25).
网站目录投稿: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