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不愿洗衣服、不愿搞卫生……不少青年学生缺乏劳动概念,不仅不热爱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更缺乏自我劳动的习惯和意识。 青年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不愿劳动,鄙视劳动,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腐朽思想的影响,也有当今社会"重智轻劳""分数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评价观的误导,还有社会上流行的"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不良风气的浸蚀。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崇尚劳动的意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动员,多方发力,密切配合。 首先,学校要长期落实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主阵地。早在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强调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2015年7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更是明确要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培养积极的劳动习惯的主要手段,学校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 其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劳动课程的设置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教育部等部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教育部等部委的《意见》为劳动课程的设置指明了方向。中小学的劳动课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既紧跟时代的脚步,又紧贴学生的实际。但有的学校和老师,把劳动窄化为工农业生产劳动,把劳动教育理解为劳动技能培训,这不仅弱化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淡化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 教育家杜威和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主张教育回归实际的劳动实践,把烹饪、缝纫、家用电器维修、农作物种植与培管、小制作、小发明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纳入劳动课程,让学生的生长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的创造力被激活,生命力被唤醒。杜威和陶行知切合学生的实际开设劳动课程的做法,在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借鉴。 我国幅员辽阔,教育形态多样,学生来源多元,劳动课程的设置,理所当然地要区别对待,不能千篇一律。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牧区与渔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男生与女生……受众不同,开设的劳动课程也应不同。不能强迫某类学生去接受某种劳动教育,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不喜欢某些劳动技能就说某生是"三观"不正、鄙视劳动,更不能把脑力劳动排斥在劳动教育之外。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劳动技术的权利和自由,劳动教育不能变成劳动改造,绝不能把劳动教育变成惩罚犯错误学生的手段。劳动课程只有切合实际,学生才会真正喜欢,热爱劳动的习惯才会真正养成。 再次,家庭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家庭是培养劳动习惯的主战场。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并不是小学生笨到连熟鸡蛋都不会剥、扫帚都不会拿,大学生蠢到连衣服都不会洗、卫生都不会做,而是家长从来都不让他们做,即使学校教会了他们劳动的技能,家长也会以"劳动耽误学习""学习太忙太累"为借口,不让孩子做。 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局向全区小学生发布了《杭州市富阳区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导建议》,清晰地列出了小学阶段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农场劳动和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4个方面内容,每个年级都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75件劳动事项。在所列的75件劳动事项中,绝大多数是需要在家庭完成的。如果家庭不转变劳动观念和育儿观念,不改变"劳动增加孩子的负担、影响孩子学习"的错误认识,"劳动清单"制度就等于形同虚设。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家庭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育儿观念。 最后,社会要形成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风尚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基础。整个社会要转变财富价值观,尊重劳动,鼓励每个公民靠合法劳动致富。如果社会鄙视劳动,嘲笑劳动者为无能,崇尚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学校和家庭的劳动教育就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全社会必须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大力宣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广泛宣传"劳动英雄"的光辉业绩,让"劳动英雄"在学生心里扎根。同时,要消除劳动的尊卑等级,缩小行业、劳动岗位的社会福利差距,让每一个辛勤的劳动者都有体面的生活和尊贵的地位。如此,劳动光荣的风尚就能形成,学生的劳动习惯就能养成。 劳动光荣,但劳动也很辛苦,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有"滴水穿石"的恒心和"绳锯木断"的毅力,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联合施策,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