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


  摘 要:大力弘扬和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是复兴强国的需要。中职语文教育应当课内外结合,利用各种育人途径,积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中职语文 育人途径 工匠精神
  从2016年起,"工匠精神"已四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复兴强国追求美好生活的当下,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企业、社会的共识。传承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中职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肩负着"授业"更要"传道""解惑",以德树人,因此中职语文在引领中职学生领悟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下面谈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培养工匠精神的意义
  我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以德树人被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因此中职生不但要拥有过硬的技能,更要有能够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优秀品格、关键能力,而工匠精神正是这核心素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不仅是一种职业技能,更是职业道德的化身:首先要求"干一行,爱一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虔诚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次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追求极致,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努力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职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匠人,只有在学校里认真培育工匠精神,让他们学会爱岗敬业,能吃苦,乐奉献,有责任心,他们的职业生涯才能顺利开展并因此终身受用。
  二、中职语文教与学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说综合素质比不上普高,但是相对于数学、英语,他们的语文基础还是比较好。可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他们一样地懒于思考,懒于动笔,认为语文课的学习对于专业没有什么帮助。因此,这样的学习状态严重打击了语文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不去对课堂教学进行勤恳探究,老师本身就缺乏了一定的工匠精神。如今"复兴强国"的梦想正在激励全中国人民,而工匠精神正是实现这梦想的必要元素之一。身为人师更应当在教学上提升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应走近学生,根据他们的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挖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在课堂教学中品味工匠精神
  课堂是培养中职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场地,一定要结合学情和专业特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带领学生去品味探究里面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读了《林黛玉进贾府》我们更深刻明白了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就是因为这"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修修改改,《红楼梦》这部巨著才会流芳百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教学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学生们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勤劳坚忍的母亲形象,也看到了母亲身上那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在她的手下"残破的铜活发着光""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正是母亲这种敬业、爱清洁的匠人精神给了作者"生命的教育",相信也给了学生不少启发。其实中国文化里有太多的好文章是有关工匠精神的,如《庖丁解牛》《卖油翁》《劝学》等,只要不支离破碎一味地讲授文中的字句解释来应付考试,而是从整体上把握其精神内涵,就会让学生更好地品味那流传千年的工匠精神。
  四、在语文活动中学习工匠精神
  关于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大纲》规定"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大问题,发现和确定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据此,中职语文老师应该从课堂里走出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推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同时渗透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例如可以组织一场"了解专业、爱专业"的实践活动,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和能工巧匠座谈。笔者学校的陈伯兆2016年西餐毕业之后选择了比萨培训深度学习,学成后在家实践,不满意自己的出餐速度又再次拜师,然后在网上开设了比萨店,现在网上生意已經很红火还上了报纸。笔者组织学生邀请他来传授匠人心得,学生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整理校友的相关资料,到邀请贵宾布置会场,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相应地就要求学生们发挥工匠精神中的"严谨,专注"。每逢技能节,职业学校除了邀请合作企业中的高管或者比较出色的校友来开讲外,还会现场展示每个专业里优秀学生的拿手作品。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认真聆听,仔细观察,近距离地学习身边的工匠精神。
  当然,实践活动也包括了课外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走进图书馆去借阅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图书,去领悟文中相关的工匠精神。这几年从学校本身到全国,每年至少有一次关于工匠精神的征文活动,语文老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参与中因为博览群书和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匠人,从而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身为职业学校必定有实训基地,有校企合作的项目,学生在刚入学时学校安排他们进工厂参观,过后在实训操作室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或者进企业顶岗实习。这些都是在探究工匠精神,学习工匠精神,但是他们的学习是零碎的、随性的。语文老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的学科特点,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说一说,谈一谈;甚至要求他们写一写,比一比,把心得体会以手抄报或演讲的形式表现出来。
  五、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领悟工匠精神
  虽然职业教育在当今中国的蓬勃发展有目共睹,但也不容忽视它在国人心目中的尴尬地位,它经常是中考生最后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大多原因是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匠精神就意味着良好的工作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工匠精神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中职生需要各位老师制定严肃的规章制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来塑造中国未来的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需要耐心专注,坚持不懈和精益求精。首先中职语文老师要精心备课,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比如小组合作,翻转课堂,情境教学等来提升学生听讲的专注度。其次,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作业,课后作业来培养学生的耐心。中职语文的应用文写作是学考的必修内容。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但是从格式到内容都有严格要求。学生往往因为不够细心而丢分。比如请假条的落款、姓名和日期在格式上下对调,比如借条中的数字没有大写。这些细节都包含了工匠精神中的细心和耐心。笔者的一位学生作文水平一般,在笔者的鼓励下,她开始撰写以"我的老师"为题的全国征文比赛。她的第一稿从立意到结构非常一般,甚至字数不够,看了之后笔者很是泄气,但是因为愿意写作的学生太少了,便振作精神继续指导她。经过商议重新确定了主题,接下来这位学生七易其稿,人物形象渐渐丰满起来,遣词造句虽然不华丽但也在平淡中见真情,她的文章最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笔者相信通过这次写作,这位学生已经深深领悟了工匠精神中的精益求精。这样的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必将造福于国家。因此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要按时完成作业,在碰到困难时更不应放弃,应凭借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攻克难题。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是靠几堂课、几次活动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大环境下需要国家的大力提倡与重视,在小环境里也需要学校能够营造浓郁的宣传气氛。比如在教室里张贴名家名匠的格言,在文化长廊里展示每年全国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照片和感言。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大小环境里,才能提升自我去塑造工匠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中职语文老师在培育中职生工匠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老师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育人途径育人方法,引领学生逐渐形成认真执著、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并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10/22/11385318_777324783.shtml.(2018-08-10).
  [2]韦道火.谈谈新时代下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J].科技视界,2019(16).
  [3]蔡汀.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网站目录投稿: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