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层面常态化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能够有效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履行办学主体责任的重要前提。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专业诊断与改进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设计和实施,探讨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指标体系建立和应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教学 诊断与改进 课 题:本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高职院校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的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以金融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jg20160323)研究成果。 在经济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推进"管、办、评"的分离实施,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专业,专业建设水平能够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的标志。因此开展以专业为主体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学校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动态调整机制的诊断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类型和特色方面体现得还不明显,对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服务面向规划和定位不清晰。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起点,不同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要求存在差异,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办学定位也应有所不同。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多层次、差异化的。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专业诊断忽视了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地方差异。 2.缺乏对专业课程体系内部逻辑关系的诊断 职业教育专业要对接产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考虑产业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又要做到专业素养、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有机结合。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致使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侧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表现为专业课程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对有些岗位新技术下的工作任务覆盖不到,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混乱。迫切需要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课程体系进行诊断。 3.缺乏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吻合度的诊断 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重在50%以上,达到了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但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还有较大差距,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体现新技术的实际工作内容较少,与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脱节。 4.缺乏对教学模式改革成效评价体系的诊断 职业教育越来越强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广。但是优质教学资源对教学方法改革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体验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得不多,教学模式改革有些流于形式,缺少与教学模式改革成效考核相适应的诊断体系。 二、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需关注的内容 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性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准确是开展专业教育的前提,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看,人才培养规格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三个方面都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互联网+背景下,各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产业影响,主动对接产业各职业岗位新业务,对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专业人才培养除了面向传统岗位需求,还应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新变化。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切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构建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以及开展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通俗地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方法和手段。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人才培养模式适切性的内在要求。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 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最终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是核心,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并重。同时课程设置需要贴近职业岗位工作实际,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行业标准相衔接,理论与实践比重适当。教学进程安排应合理,教学评价和教学保障应全面有效。 4.专业教学活动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下,科学优化教学设计,并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教学过程推进、专业内容讲解、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及教学评价多元化等方面下工夫。 三、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指标体系的建立 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定性指标分析 从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开始,可与社会第三方机构合作,细化毕业生跟踪调研的指标和数据,深入分析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总结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诊断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制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指标体系,对毕业1~3年学生的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职业发展和行业现状进行数据分析;二是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取得行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状况的第一手调研数据;三是组织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召开专业建设论证会,完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性指标分析 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对诊断与改进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内部的诊断开展便利,改进落实更为迅速。可以实行定期外部诊断与日常校内诊改相结合。鼓励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如引企入校创建企业工作室,让学生真正参与企业日常业务。校内企业主體作用应体现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应全面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全过程。 3.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进分析 可以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完成课程设置,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对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划分核心课程与非核心课程。依据相关文件与要求,确定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以及课时的具体设计。依据认知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设计教学进程以及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依据教学保障配备的具体要求,建设师资队伍,完善实验实训条件。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形式,确定教学评价与考核的方式。 4.构建教学活动有效性诊改指标体系 基于教学标准、课程标定、学习目标体系建设,对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教学活动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学生评价、教学自查、专家评分、督导检查、同行互评五位一体的教学活动有效性诊断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教师自发改进为主,上级监督、系部协同、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有效性改进机制。通过学生座谈会、职业技能分项竞赛和综合竞赛等形式,了解和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及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通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表、教学情况反馈表、实训教学情况反馈表等,了解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制定教师集体磨课制度、教学课堂组织管理制度来规范专业教学与管理工作,通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总结报告,了解教学运行与管理进程;通过学生专业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提交的相关资料,诊断专业实践的开展过程及实施效果;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来保障学生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5.对校企深度合作机制进行分析 关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行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岗位职责与课程内容、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情况。专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的诊断与改进应体现定期评估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定期分析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校企实践技能培养背景下职业技能对于工作岗位的支撑度,持续跟踪调查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后的薪资水平以及合作企业和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建民.新视阈下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构探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2]万德年.高职院校如何做专业诊断与改进[J].职业技术教育,2017(17). [3]蒋才锋.关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