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阳气最旺,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不要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要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嵇康在《养生论》中谈到对夏季炎热的保养:"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夏季炎热,宜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适当的运动也是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条件好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冷、暖空气团在此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适,一些蚊虫繁殖速度迅速,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繁殖。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洁净,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古人对于夏至的养生也是很有讲究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习卜所宜。 裕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夏日炎热,揍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尸。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 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匾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素问·减气法时论》日: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奕,急食咸以奕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所说: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 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疗疮之疾。 夏至佳食有荷叶茯苓粥、凉拌葛笋、奶油冬瓜球、兔肉健脾汤、西红柿炒鸡蛋等。 从夏至日起,炎炎夏日里人们容易"上火"。因此,这时候要注意清泄暑热。此外,夏至气候特点是"湿热"和"暑热",容易引起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心悸短气等,这都是暑热伤脾所致,所以养护脾脏也非常重要。夏至期间,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中医理论认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天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宜晚睡早起。要保持心情愉快舒畅,精神饱满,如同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泄。夏至时节容易心火过旺,吃些味苦的食物有助于削减心火。夏至时节又是多汗的季节。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夏至养生在适宜时间进行适量锻练 夏至之时,天气炎热,许多人都不喜欢运动锻炼了。其实,夏季运动锻炼对人体是非常有好处的。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舒展舒展筋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人体的一些杂质可以随着汗液排出。同时,到户外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让人神清气爽。但夏季运动锻炼适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选择公园、庭园、森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散步、慢跑、做广播操等轻松的运动项目。由于天气炎热,身体本来消耗较大,运动不宜过分剧烈,以免汗泄过多损伤阴气和阳气。出汗过多之时,可适量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以补充体内钠离子的消耗。 夏至养生适应时节变化,做好个人卫生 夏至之时,为顺应自然界阴盛阳衰的变化,适宜晚睡早起。炎热的天气容易伤气,汗泄过多的话,会让人头昏脑涨,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 外出的时候要避开太阳直射,采取防晒措施。中午应小憩一会儿,以保持充沛精力。由于出汗较多,所以要勤洗澡、勤换衣。 每日可用温水洗澡,不仅能够清洁皮肤、消暑降温,而且可以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但应注意,夏季不可贪凉,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空调温度也不要调得过低。 夏至养心护脾胃,饮食养生宜清淡 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如油麦菜、莴笋、芹菜、苦瓜等苦味菜。夏季出汗多,肌体盐分也会随之消耗得多,致使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夏至应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夏季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此生冷的食品不宜多吃,适量为宜,多吃会致使寒伤脾胃,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