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无论是从推动内部审计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帮助企业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角度而言,都需要内部审计组织考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用于自己的领域。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角度出发,去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壮大,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切以风险控制为出发点的综合性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我国许多学者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处于激烈的争论和不断完善之中。因此,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 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发挥的是反馈作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广义的风险为起点,这一风险是面向未来的,是与企业战略目标直接相关的。因此,内部审计必须紧紧围绕增值目标,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可能影响企业达成战略目标的风险因素,将事后的反馈延伸到事前和事中,从而确保内外受托责任的统一履行,为企业增值做出贡献。同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看待与管控风险的态度,不再是只追求最低的风险,而是依据企业的风险承受水平即风险偏好,以利用正面的风险,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二、我国企业目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企业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内部审计范围应该包括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活动以及对内部控制制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审计。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方面,审计对象基本上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报告等。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这些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检查,如金额填写是否准确,项目是否齐全等,对经营管理领域并未深入涉及,比如在审查销售合约时,审计人员往往只对相关票据、项目、金额等是否齐全做出检查,而对销售价格 、销售成本、赊销政策、销售数量的合理性不做检查,导致企业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二)公司治理不规范,丧失内部审计独立性 我国上市公司一般虽然都设立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但其组织地位并不稳定,没有充分体现出作为公众公司的特殊要求,内审部门的权威性及独立性没有得不到保证。与企业其他部门相比,内部审计部门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性原则。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内部审计的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公司化治理程度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缺少国有股东进而导致公司经理人缺乏约束,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未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全部为独立董事,只是强调独立董事应该占大多数,虽受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还是值得探讨的。 (三)专业人员数量少,综合专业素质亟需提高 为了更好地履行监督与服务职能,内部审计应具备审计、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工程、法律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以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而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整体人员较少,且审计工作整体专业素质仍需提高,大部分内审人员只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难以发现经营、管理及决策等方面深层次的问题。进入21世纪,计算机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有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已经实现了整个上下级公司之间,各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化管理。这些工作都走在了审计工作的前面,但是现在审计人员基本不会去参与企业信息系统的操作,大多还仅限于会计应用信息化系统,许多审计甚至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因此当前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和现代管理的要求。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目标,拓展审计范围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内部审计的目标应超越传统财务审计的狭隘视野,将目标定位于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确立一个既具有适应性又具有前瞻性的目标。按照这一标准,我们认为,以"增加企业价值"作为内部审计目标是比较合适的。首先,这一目标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使其所提供的高质量服务受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肯定,为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生存和发展找到了更广阔的空间;其次,以"增加公司价值"为目标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在监督评价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为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内部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应是拓展传统的内部审计范围,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全面审计。 (二)合理进行机构职能设置,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根据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状况、经验教训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要求,尤其要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关键在于与被审计部门独立,其独立性要能得到单位领导的承认和支持。部门、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不能从属于其他职能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并给予充分的权限。内部审计机构有权利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内部审计报告的有效实施。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升迁、调动,必须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出,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对于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升迁、调动,还必须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同意。 (三)提高内审人员的胜任能力,改变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严格选用内部审计人员,风险导向模式下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 (2)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不仅要有精通财务和审计的人才,还应配备熟悉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3)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上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同时改变传统单一的查账法,充分利用风险评估、内控测试等先进的审计方法。(4)定期绩效评估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的发展,连续的、及时的绩效评估对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有效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光远.论管理审计的概念[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4,24(3):3-7. [2]刘三昌.企业内部审计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174-175. [3]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4:45.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12-25. [5]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基本内涵分析[J].审计研究,2004,68(5):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