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学校会议是责任督学的督导方式之一。《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第六条明确规定:"责任督学可采取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方式进行经常性督导。" 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的实际状况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责任督学从来没有列席过学校的重要会议;有的即使列席,也是坐坐而已,作用有限。履职责任督学5年有余,自认为是勤奋的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包括出席学校活动)也没超过10次。 见证学校重要的发展时刻,监督学校执行上级政策,指导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找出学校问题,发现学校亮点,实现责任督学履职和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双赢,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是职责所在,也是学校发展所需。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应该走向常态化、规范化。 责任督学列席会议应走下文件,由虚而实,形成常态,真正发挥好责任督学列席会议的效能,实现"督""学"相长。当前,还须"管""办""评"三方相向而行,努力打通几个"堵点"。 首先,对校长及师生做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扫盲"教育。目前,县(区)教育督导机构话语权相对较弱,很难独立地向学校推介挂牌督导工作,更难以强力展示责任督学的存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事务繁忙,很难听得进或单独学习挂牌督导的相关知识。不知道、不懂得、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也就不支持、不配合,从而导致责任督学列席会议难以落地。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机构要对校长及师生开展中小学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有关通识的"扫盲"教育,让校长理解并认识教育治理"管""办""评"分离的目的和意义,认识责任督学的五项职责八个任务,理解借力责任督学的"好"和"巧"。如此一来,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也许就能少了人为"堵点"。 其次,构建责任督学履职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一些地方责任督学履职还没有进入常态,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主要依赖《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等几个文件规定,缺少适用于一线挂牌督导的工作机制。全国挂牌督导较为先进的地区,都制定了切实可行和较为完备的责任督学履职工作机制,较好地回答了责任督学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的"挂牌督导之问",这正是挂牌督导常态化的关键所在。因此,组织有关专家、责任督学研制包括列席会议在内的责任督学履职工作机制,为责任督学履职常态化提供机制保障,打通机制"堵点"。 再次,研制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的目录清单。科学完备的目录清单不仅能够满足责任督学履行挂牌督导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学校发展对责任督学的督导需求。可分别制定必须列席和选择性列席两个清单:必须列席的,以监督取向为主;选择性列席的,倾向于见证与指导,可由学校与责任督学协商确定。这两个清单可以有效减少"督""学"双方的列席纠结。 最后,制定责任督学列席会议相关规范。通常来说,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应由学校提出邀请,责任督学安排时间列席会议。如果没有相关规范,责任督学的专业权威和行政权威难以形成,很容易搞成"四不像"。关于列席会议规范,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学校要提前(至少1天)向责任督学发出列席会议的邀请,同时发送会议议题等相关材料,给责任督学留足准备时间,以免仓促列席;二是责任督学列席学校会议须挂牌列席;三是责任督学的坐席安排要体现"管""办"既分离又对等的特点,若三方人员都出席会议,坐席安排应体现教育治理"管""办""评"分离与对等的象征意义;四是责任督学列席会议时,若需发表意见,要注意发言规范,体现教育督导的特点,多用"建议",少提"要求",多用数据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