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 文龙 【摘 要】随着武警部队新"三项工程"的推进,教育技术在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技术能力也已成为教员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也是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武警院校教员教育技术能力结构,把握教员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规律,探索提升武警院校教员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以期推动"人才工程"建设。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任职教育;教员 人才队伍建设是武警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随着武警部队"人才工程"建设的推进,教育技术的作用在武警院校教育中日益凸显。武警院校教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又是推动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素质直接决定着院校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提高教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树立新型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人才工程"建设的关键。 一、武警院校教员教育技术能力结构分析 教育技术能力从最初的专业实践能力,经过教学中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发展到是为了改善学习、促进教学最优化而需具备的各种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的能力。在技术、资源、教学、自身发展等方面应具有的知识理论、技术工具、方法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和心理特征。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武警院校教育始终把政治建校摆在育人首位,把服务部队作为根本宗旨,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综合能力。武警院校教员的教学实践要始终围绕"姓军为战谋打赢",在武警信息化建设基础上,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促进教学、研究、知识建构、交流合作,将"为战教战胜战"意识融入教学实践,培养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态度和责任感,为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培养贴近部队、贴近实战的高素质、信息化军事人才。因此武警院校教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态度和意识(信息化战争意识)。明确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员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与作用;具有了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积极性。武警院校教员必须熟悉信息化战争的性质、了解信息化装备;明确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特征,清楚教育技术在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中的作用;具备军人特有的信息化战争的安全意识。 知识与技能:熟悉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教学设计模式与方法;运用数字化教学模式与方法;掌握基本信息工具和方法。武警院校教员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学校的软(常用工具软件、教务管理软件)、硬件环境;掌握教学信息与教学资源检索的一般方法,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和技术的促进下,科学优化教学。 资源整合、设计和运用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运用信息技术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对媒体资源工具和数字环境进行设计;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沟通进行设计。在教学中,武警院校教员要依据武警院校特点研究数字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运用;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整合武警信息化建设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展示平台,对教学课程或资源进行分析、处理和设计。 教学管理与评价:对基本评价理论的认识程度;利用信息技术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习过程评价。武警院校教员能够运用技术手段分析教学结果,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使用科学的教育信息处理方法评价学员的学习成绩;对学习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等。 科研与创新能力:结合自己的学科参与有关教育技术应用的课题研究,并能够参与学科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武警院校教员能够运用武警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装备器材,开发适合本校、本学科或本专业自身需求的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多角度创设教学环境,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发展。 二、培养武警院校教员教育技术能力策略 习主席对军队院校教育和军事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强调指出"院校教育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向著部队、实战、未来贴近再贴近"。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武警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理念 教育技术在武警院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革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加速了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推进院校内涵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技术手段只是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而教员教育技术能力的整体提高,还必需以现代化教学思想为支持。教员必须打破传统知识传承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思维的创新,围绕打赢更新理念,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战略要求,强化教为战、学为战、研为战、练为战的思想,建立起独立的知识体系。因此,转变武警院校教员的教学观念,树立武警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理念,是促进教员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 (二)以数据为驱动,提高教员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武警院校"数据工程"建设中,提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拓建升级栅格化校园网络,普及推广"云校园"等。"数据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教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员具有更加丰富的专业水平,还要求教员具有广泛而综合的知识结构,能够胜任并处理本学科甚至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及具有更强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教员应注重教学思维的创新,不断汲取"数据工程"建设营养,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以及各种有利学习条件,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以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要求;加强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熟悉各种教学媒体资源的使用,结合各学校特点,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整合,最大限度利用好数据资源,在数据资源建设的驱动下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热情。 (三)集智聚力,构建具有完善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员队伍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提高教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作为人才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突出研究之风,提倡反思性教学,增强实效性。集体备课不应仅局限于同一科目教师之间的合作,更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教员的技术能力和其他教员的专业技能。二是建立教研小组。教研小组由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教员和较弱教员组成,小组可以通过"传、帮、带"、学科带头人指导、教员课堂大比武、青年教员教育技术能力比赛等形式开展活动,促进教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发展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提高院校教员整体的教育技术能力,从而构建具有完善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