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严格自主招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近日,多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出台,对比往年变化明显。对比去年,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不少高校都对自主招生名额进行了压缩。北大和清华都没有公布具体的计划招收人数,但也都强调"宁缺毋滥"。优惠政策更加严格,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成为不少高校的"标配",而大部分高校对单科成绩、论文、文科类竞赛奖项等此前的自主招生"敲门砖"提及较少。从考试内容和形式看,除了传统的笔试和面试,体质测试也成为众多高校纳入考核的内容。
  实行自主招生,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式,是国家珍视人才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在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方面有特长或创新潜质的学生,从而为国家的基础学科方面培养人才。时至今日,这一方式仍具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这给予了一部分偏科但卓越的学生一次额外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这也为一部分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可能的补救机会。
  但在过去,由于对自主招生的管理缺乏统一要求,加之高校管理自主性又比较强,所以制定的规则、方案和标准也就参差不齐。包括自主招生的比例规模,初审材料,考试命题等在内的各个环节,都缺乏合理的、公开的、权威的统一管理。首先,比例过高容易造成自主招生公信力下降。比如2016年网传国内一些名校录取的349名考生中,仅靠高考裸分录取的仅有约10%,这在当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显然,过高的招生比例并不符合"选拔稀缺人才"的开展初衷。
  其次,初审材料缺乏严格要求容易造成鱼龙混杂的报考局面。随着一些五花八门的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粉墨登场,报名自主招生也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潮流。由于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所以与之相挂钩的一些民间竞赛也骤然升温,这也在无形中自高年级向下传导着竞赛焦虑。最后,由于自主招生考试缺乏像高考制度一样相对完善与公正的设计体系,其各个环节缺乏信息公开和权威监督,所以一些人担心基于行政权力和利益方面会带来结果不公,这也不无道理。
  近年来,社会也有一些取消自主招生的呼声。原因是根据一些名校每年的招生情况,可以发现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其高考裸分大多都能达到录取分数线,自主招生好像并没有起到选拔的作用。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因为也有一些在英语等学科上相对薄弱的学生,凭借在学科竞赛上的突出表现,梦圆名校,继续求知问学。把这些人才挖掘出来,无疑是负责任教育的体现。而且这也没有损害到其他考生的利益,更没有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以,从长远来看,自主招生的存在性不容置疑,但其对学生报考的导向亟待纠正,招考的过程也需要更加透明。今年一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完善招生简章,科学合理确定报名条件,强化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并要求高校在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录取标准、监督审查等方面一切从严。这无疑是一种及时纠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中突出了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的主体位置。比如,清华自主招生不再承认研究创作和突出才能等作品,而明确规定考生需满足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四等奖其中一项。这种"点名道姓"的要求,不仅详实且精准地回应了社会上的竞赛热现象,还能有力地树立招考权威。所以,"高标准""低名额""严过程"应该是自主招生必须秉承的原则。只有这样,有特长的学生才仍然可以脱颖而出,大部分普通的学生仍能回到学校的正常教学轨道。
网站目录投稿: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