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法则》是一本由沈嘉柯著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01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020-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一):书评 每当书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很多人或事不关己、或义愤填膺、或心痛难过,却很少有人关注当毁灭式的悲剧降临,一切喧闹纷扰褪去后,当事者该如何自我救赎,他们要去向哪里。我们普遍认为谅解和帮助别人才能最终渡己,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但我们终究只是旁观者的立场,他们需要有个理由放下,或者选择永远不放下。从这个层面来说,《慈悲的法则》不同于大部分的推理小说的点是基于大量的真实的案例,融合了心理学分析,关注事件发生和审判之后,受害者心理状态和生活,是否会催生出新的悲剧,以及悲剧连锁反应背后的动机本身。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二):沈嘉柯的文学寓言 阅读《慈悲的法则》是在一个春雷隆隆的下午,这是著名作家沈嘉柯的全新长篇小说,阴沉的天色和图书黢黑的封面莫名契合。小说主要从李善扬的角度叙述,运用大量细节描写,不疾不徐地将读者编织进沈嘉柯讲述的故事网络。我们仿佛与李善扬一起路过满是年轻学生的大学校园,路过有石桥、柳树 、竹林的美岛小区,路过飘着香味的炸鸡店。细腻的环境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活,浓浓的生活气息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看似闲笔间又暗藏着作者的伏笔。 小说由一句楔子——"我与善意,齐入地狱"引出,奠定了全文基调是一个抛弃善意的故事。李善扬在痛失爱女后经常梦魇缠绕,她听取了心理专家的建议,对自身痛苦进行升华,她选择参加心理志愿服务,用丧亲的同理心帮助同病相连的人。 看起来李善扬在突如其来的打击后逐渐自愈,工作上恢复如常,生活上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志愿者的工作更是在尽己所能向周围释放善意。然而这一切只是表面现象,李善扬基于自身的知识、涵养、职业、身份等,压抑着内心汹涌的痛苦,维持着表面的平和。裂缝出现在李善扬触摸到服务对象丧子真相之时,她越过了"观察者"与"干预者"的界限,用自己内心的善恶法则惩处罪人。 李善扬认为这是一次在无人区内可控的火山喷涌,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蒙尘的、狼藉的只会是自己早已破碎的内心。她聪明、周到地安排好一切,让自己的私刑不给别人带去影响。 熔化的玻璃靠重力自然滴入冰水会形成坚不可摧的"鲁珀特之泪",然而若抓住其纤细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压力,那么整颗玻璃泪会瞬间爆裂、彻底粉碎。李善扬的小尾巴是和她同病相怜,看似毫不起眼的孙秀英。李善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调查、安排,其实早已被孙秀英跟踪,她明明知道李善扬的私刑计划却沉默地看着它发生。李善扬的内心瞬间被摧毁,她怎么能不明白私刑是邪恶的、黑暗的、万劫不复的,但它是符合自己的善恶法则的,更是只会焚毁自己一个人内心的,这是李善扬最后的底线。李善扬在不知不觉间牵绊上另一个人,是她灌溉了孙秀英内心恶意的滋长,最后一齐堕入人性的黑暗之渊。火山的喷发终究是失控了。 沈嘉柯讲述了一个人性的文学寓言,小说通篇渗入大量心理学术语,但解释通俗,并不难懂。阅读中除了可以享受悬疑小说抽丝剥茧的快感,还额外增长了心理学知识,读者可以更加立体的理解人物行为动机。文中心理学知识还具有普遍适用性,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观察自己、更坦然地面对自己、更理智的引导自己,这大概是阅读小说收获的现实意义。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三):沈嘉柯:他以理性抵达慈悲,评小说《慈悲的法则》 "下午五点半是一天之中最祥和的时分,学生欢天喜地跑出校门,职员匆匆忙忙结束手上的工作,街道餐馆的饮食生意热火朝天,食客们热闹的发出笑声。就连头带黑盔的押钞员也钻进了运钞车,松懈下来... ." 这一段开头写傍晚的城市日常,很快把我拉进故事,瞬间产生了- -种天然的亲近感,作者写的就是我身边的生活。我的直觉暗示我,这本书非常精彩。 小说到底讲了什么?初看书名《慈悲的法则》,我预测是写恶人变善的故事,心怀好奇紧张,跟随作者寻觅真相。 众人物在各自的命运里翻滚。不管是李善扬还是钱中鹤亦或是孙秀英,都让我感慨人啊是多么微妙、复杂而又丰富的物种。 有了人,世间就有了一出接- -出的戏,无穷无尽。而人的善,人的恶,错综复杂。书中主角在无奈不甘中又裹挟着阴暗的私心,去熬过波澜起伏的- -生。 我特别在意作者对日常各种生活琐碎的描写,比如菠萝针的织法,一只狗为什么取名为芒果,主人公李善扬名字的出处,本市晚报的细节,钱中鹤的照片等等。这所有的细节,有的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有的是埋下伏笔的,让人觉得小说特别精致,没有一-笔是闲谈。沈嘉柯极为高明,他将线索不动声色地隐匿在整部作品中,赋予人物鲜活的灵魂,读起来特别真实。因为这种真实感太强烈,我第-次读完当夜失眠了。思绪不断闪过李善扬、钱中鹤、孙秀英三个人的种种不好,担心自己有朝一日神不知鬼不觉也变成这类人,忧从中来,辗转难眠。 小说中有段话发人警醒"这个世界也许没有严密对应的法则。但是,事在人为。 不?事在人的默契。旁观者或干预者,也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罪的人应当得到惩罚,但什么样的惩罚才能匹配所犯下的罪过?"这是李善扬诱导钱中鹤自杀的说辞。看到这里我已经后背发凉,李善扬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心理援助志愿者,越过了雷池。 小说多处伏笔,草蛇灰线,最后剥丝抽茧,故事真相一环扣一-环,结局令我惊恐,我就不泄露了,值得读者们亲自去探索。 书读完了,有一段话一直回荡在我的脑中:"所有人都活在人间,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没有地狱,也有没有炼狱,更没有天堂。只有人主宰的人间,亲手创造的静谧平息"。我觉得这里的静谧平息非常值得回味,一-种 是隐匿之下的静谧平息,- -种是善恶审判之后的静谧平息,在更深程度上引起读者对人性的认识和思考。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四):复仇以下,慈悲以上 《慈悲的法则》书名比较个人情感,抽象,光看书名,完全想象不出故事的情节,小说描写的场景都非常生活化,阅读这篇小说的部分趣味便体现在此,你会不由自主的关注各种细节,思索是否关键线索已经出现? 李善扬是一位大学老师,在一场意外爆炸中失去了女儿,后来加入义工行列,开始帮助一些受过类似伤害的人。又一件意外伤亡事件的发生,李善扬开始接触并帮助与她一样失去孩子的孙秀英,并由此引发接下来的故事。 小说前半阅读的感觉犹如置身林间,周边小路数条,路边小花野草绕道而生,沿路随行,你并不确定前方通往的是花园,还是荒野。作者的展开围绕的人和事看似比较杂,就如路边随处可见的花草,阅读时总想着说不定这一秒你注视的花草就是关键点。跟随小说情节往前走,会不由自主的想象前面有什么?小说要写的是破获意外事故的人为案件,还是要讲意外丧子的人的复仇故事呢? 小说通篇没有出现任何直接的暴力冲突,大部分情节都是围绕李善扬或是通过李善扬的旁观展现的,文中旁人对她的评价较多出现"高尚""优秀""好人"等类似词眼,越往后读,再看李善扬此人总有一点点的异样感,小说进行到李善扬到医院探望钱中鹤,以及后来与钱老头对决那里,李善扬可以说得上是落荒而逃,她的形象也就突然明朗起来,而对决中胜利的钱老头,也并没能单纯享受胜利的喜悦,反而被罪恶感纠缠不得安眠。 心理小说似乎总要围绕某个案件,小说中的"凶手",并非凶恶之人,大概算是心理压抑者或心理创伤者的一念之差,文中一念为恶之人,有自杀以赎罪的,有自首求心安的。 读到后来,又会觉得书名无比贴切,她/他并不是最初便心怀恶意,但一念为恶,便入地狱,所以要慈悲。 小说中关于PTSD患者无处着力宣泄的悲伤或者仇恨情感,让人印象深刻,虽然他们也曾通过各种方式展开自救,比如转移,比如宗教信仰,终究还是没能释怀。 "那些丧亲的人,原来背负着那么深的仇恨,法律的制裁还是无法完全替代原始的亲手复仇的血偿渴求。" "你的仇恨早就变成了火山,但是现实却让你的岩浆你的怒火,统统压抑着,变成了一座看似死火山的活火山,你找不到时机爆发,你也没有理由,没有对象爆发,所以你才选择了转移。" "你想亲手复仇,你却没有复仇的对象。最后,你选上了我。" "你该死,可你死的真简单。就这么一颗子弹。太便宜你了。" 最后,突然发现,开篇楔子正大光明的点了题。"我与善意,齐入地狱"。 心理创伤者的哀痛别人的任何手段都只是辅助,最终只能靠自救,书名似乎寄托了作者的一丝期望解脱他们痛苦的希望,如果实在无能为力,心底有暗之花幽幽生长之时,或可试着放下一些些,往慈悲的方向靠,或会有解脱的可能。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五):多一丝丝敬畏,多一丝丝慈悲,少一些些罪孽。 《慈悲的法则》沈嘉柯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们该如何言说罪恶?以平静,以如实如常的口吻。没有什么比受害者更能明白痛苦;也没有什么人,比加害者更能体会到罪恶的诱惑。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抑或如萨特所言:他人即地狱?嫉妒、怨恨,令人疯狂。 遭遇不幸者,有两种选择,一种超脱苦难,情愿天下人皆不再受苦。另外一种人,则要他人与自己一样,被拉入泥沼,一道受苦。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现如今,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再久的冤案错案也能翻,逃的再远也逃不开内心的罪恶。 生活中有太多的意外,我们见到过太多的车祸、癌症,亦或是其他天灾人祸。无论过错在谁,自我救赎都会显得无比漫长。 就如该书中,杀人凶手和灵魂的对话,"你死了。是被花盆砸死的。那花盆,就是我做的手脚",一个孤独老人出于嫉妒心理设计用花盆砸死原本想要帮他的小男孩,显得沉重又可悲。 面对死亡这个课题,希望我们都能对生命多一丝丝敬畏,对这人世间多一丝丝慈悲,少一些些罪孽。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六):读《慈悲的法则》 读完沈老师的新书《慈悲的法则》感慨良多。 我难以想象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女人,再看到别人的孩子意外死亡后,心中是怎样的剧痛。书中李善扬作为一个志愿者,面对的是一群受苦受难的人,如我一般,作为一名记者,我接触了太多患大病的家属。更多的时候,我看到孩子的妈妈在深夜的病房,看着熟睡的孩子,再想着巨额的手术费,独自蹲在墙角,悄然落泪。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在明天和意外之间,她们虽然陷入了深渊,但是却无比坚强,如李善扬。 她的女儿在一场银行抢劫案中意外被炸死,她眼睁睁看着歹徒被叛徒死刑,却什么都做不了,她恨不得把歹徒亲手绳之以法但是无能为力,一场隐形的"复仇"随之开始。"最可怜的,还是那孩子。可怜的屠俊辉,明明是出于一片善意,最后却糊里糊涂死于非命。"一个小男孩,因为喜欢一条狗,却被"暗杀"。躲在窗帘背后的凶手目睹了这一幕,知道孩子已经去世,凶手一个月不敢出门。 孤独的老人钱中鹤,他怕这个小男孩夺走自己的狗,夺走自己唯一的"亲人",所以痛下杀手,巨大孤独感让这个老人突破了自己的心理极限才上演了这样一幕。 杀人者,偿命。李善扬是懂得的,钱中鹤生子不孝,自己在家庭中孤苦凄凉,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只有一条狗和自己相依为命,当外人入侵,自然会保护好自己的"亲人"。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但是李善扬是一名大学老师为人师表,心底里的"善",让她如论如何都想不到该怎么样把这样的一个凶手亲手绳之以法,她知道钱中鹤是凶手,而钱中鹤也知道了李善扬的"复仇"心理,因为失去爱女的李善扬想做点什么,用钱中鹤的话,是把钱中鹤当做一个复仇对象而已,所以知道了屠俊辉的死,她果然加入进来,成为了一名"志愿者"。钱中鹤理解李善扬,而李善扬也理解钱中鹤。如果李善扬调整好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或者将会没有人知道谁是凶手,但是这一切却被另一个人知道,真相还是逃不过人心。 《浪漫传说》中说,死亡才是苟且偷生之辈的救赎,这罪孽深重的世界,只有毁灭一途。可想,那些背负罪孽,手上沾满鲜血亡命天涯的人,他们大概和钱中鹤一样,深夜无眠,常常会看到死去的人,他们的内心无一天不在挣扎,或许死亡才是结束这一切的良药。钱中鹤在杀人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内心的惶恐让她在窗台上坐立不安。 《慈悲的法则》之所以用慈悲二字,想必也是作者斟酌许久,慈悲看似简单,却浸透人心,我们如何打破心中的法则走向慈悲,是整本书的精髓。而找出凶手的过程,是围绕一条狗"芒果"展开,"芒果"是动物,和活生生的人形成强大的对比,复杂的人心,让"芒果"显得渺小而无辜。 佛家言,这一生你有过什么错,犯过什么罪,造过什么孽,只有你自己知道,一切的痛苦,都是罪有应得。钱中鹤用死亡赎罪,而李善扬觉得自己生而如死,最后还是用自首赎罪。可以想象,几年后李善扬从监狱出来,抱着自己的孩子泪流满面,她心中满是慈悲二字,她忽然想起来曾经的爱女被意外炸死,她浑身一抖。卸掉了罪孽,也就走向了慈悲。小说来源现实,也归于现实。 随着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强大,越来越多的"杀人凶手"浮出水面,在"人间"逃亡几十年后才怯怯归案,面对死亡他们满是感激,因为内心的罪孽才是最大的磨难,几十年的夜不能寐,也许只有赎罪才能摆脱那些无辜的灵魂。 生活中有太多的意外,我们见到过太多的车祸抑或癌症,无论过错在谁,自我救赎显得无比漫长。如同书中的被害人,"我死了吗?"屠俊辉问钱中鹤,钱中鹤那一刻觉得自己正处在地狱。 合上书,我沉思许久,请对生命多一丝敬畏,对人间多一丝慈悲。 作者 : 官小艺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七):从"本格派"推理到"社会派"推理,悬疑小说的社会意识觉醒 悬疑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小说类型,长久以来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从柯南道尔塑造出福尔摩斯与华生这一对悬疑小说史上最著名的探案人物以来,悬疑小说在每个时代都独有它的创作特色。1928年隆纳德‧诺克斯定立了推理小说十诫,更是为古典时期的悬疑小说创作限定了创作的框架,将这门难以量化的艺术赋予精确的准则,供当时的创作者参考。 起初,怪诞的犯罪手法一直是悬疑小说引人入胜的秘诀之一。在柯南道尔、克里斯蒂娜时期,杀人手法的异想天开、解谜时的环环相扣,以及令人信以为真的场面描写,悬疑小说成为了精细到极致的写实艺术。要成为一个好的悬疑小说的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写作方面的技巧,更多是触类旁通的"杂学",不仅仅是物理学,药学,甚至心理疏导,逻辑演绎,当写作者拥有诸多读者大众的知识体系以外的"学识",才能够将杀人动机、杀人手法、事后撤离现场等细节通过描摹的笔触还原再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境随事迁,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作者的奇思妙想的熏陶之后,读者的品味也悄然改变了。日本推理小说大师江户川乱步的评论《类别诡计集成》将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创作原则推上了巅峰,这也宣告着本格派推理小说浪漫的终结。此时优秀的悬疑小说,类似钱德勒的"硬汉派"推理小说,已经不再侧重描写杀人场面。在《漫长的告别》中,杀人手段和推理过程都不再是小说侧重,悬疑小说开始着力于刻画"活生生"的人物。侦探与凶手之间,本就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在罪恶和追求真相的斗争中,人物形象也因这激烈的情感可变得充实饱满。比起单独地披露犯罪真相,侦探们和罪犯们在情节的演绎中,各自散发出真实的辉光,令人合上书本之后,感到意犹未尽,抚掌赞叹。 更进一步地,悬疑小说开始承担了揭露人性、批判世情的责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是当代悬疑小说翘楚。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读者甚至一开始就明白了作案的每个细节,犯罪者的犯罪动机,但仍无法遮掩这部小说中散发的人性光辉。本格派的推理固然仍有其魅力,但魅力在揭露"凶手是谁"之后便荡然无存。而能够反映时代,反映人类最深层次心理的悬疑小说,在撇去跌宕起伏的情节之后,仍有发人深省的余地。 《慈悲的法则》无疑是侧重于人物塑造、探讨人性罪恶的悬疑小说。初看《慈悲的法则》,身为读者的我为其中的琐碎细节感到困扰。文章的细节描写从主人公对PTSD患者孙秀英的唠唠叨叨开始。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作者这种用心的写法逐渐凸显出它的魅力起来。 在每个看似繁琐入微的细节刻画中,读者能够渐渐体会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疏离又亲近"的感觉。命案是由金毛犬的搜寻作为开端,草蛇灰线地设下线索,从主人公李善扬的视觉里,一步一步揭开真相,直到最后才发现,李善扬本身也是这罪恶链条的一部分。文中对于情节的安排紧凑合理,犯罪手法也利用了生活中"极为常见又极为令人恐惧"的现象——高楼坠物。对于涉及到的人物背景,作品也刻画的极为细致,仿佛就是身边的邻人,朋友。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这样的设计,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法理学方面,作者也做了大量的功夫,切近现实实际,没有普通悬疑小说里面牵强附会的感觉。 如果快速阅读,很难理解到作者的深一层含义。作品里面出现了大量的心理学词汇,"升华","创伤",很显然,心理专业知识的背景赋予了小说人物更强、更清晰的动因。最关键的是,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的罪孽,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创作中所谓的"冰山原则",即将她的罪恶,隐藏在字里行间,并没有通过结局的"真相大白"环节直接描述。这也符合心理小说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于,因为人的潜意识是难以尽述的,只能通过读者点滴的发掘才能猛然体会,就像是一首默不作声播放着的背景音乐。 李善扬的恶是一条暗线。作为一个大学女教授,乍一看她似乎有点"好管闲事",不似我们平日里理解的"大学女教授"所为。若是考量她的背景、过往遭遇,我们就能渐渐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书里多次描写李善扬对于受害者的态度,看似她是个热心肠的善人,实则她是以一种旁观他人痛苦的享乐姿态出现。在书中的偏后段,作者更是直接描写了李善扬"内心处的某一团黑暗,被照亮了"。她并不是个专业的心理救助工作者,她违背了操作手册的原则,切实地参与到受害者的生活,更是决定了他们最后的生死结局。表面因罪恶而赎罪的老人,更是因为她的唆使,招致了惨淡的结局。她像个所谓的"黑暗骑士",自以为是地守护内心的正义感,实际上她更像是小丑,利用他人的窘境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 理解到了这一层,我们就有理由重新审视这部作品。表面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实则波涛汹涌。人因为自我的过往而犯下不同的罪孽,人自以为拥有的判决罪恶的权利,实际上自己也是犯下罪行者的共谋。小说最后用但丁的《神曲》作结,我相信,作者也是用这隽永的语言来表达人性里最阴暗,最深沉,最难以言喻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