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不妨用技术手段克服评课一味溢美倾向


  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上课者更上一层楼,也有利于学习者听有所得。评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所有听课者的"畅所欲言",也可以是代表人物的"代表评课",还有的是较为权威 的"专家点评"。
  但多年来,评课一直摆脱不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场面上的溢美。上课者真正愿意"洗洗澡"的自我批评不多,听课者想"治治病"的要害直指也很少见;即使很不以为然,也是在说一大堆有理有据的好评之后,无关痛痒地来一两个点到即止的建议。最终的结果是,上课者欣欣然,听课者懵懂懂,评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小狗咬粗腿——无处下口",不会评,不知从何处说起,故而说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话;二是评课者担心伤了被评教师的面子,因此伤了和气;三是大多上课者上公开课的目的很直接,就是为评先、评职称时预备好条件,无需从谏如流,只需积累"好评"。
  因此,我认为,要解决评课中的这些"老大难"问题,不妨从技术变革上求得突破。
  重视评课技术培训,破解不会评的问题。不要认为评课人人都会,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侃大山。好的评课对学科教学大纲,对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特别是对评课的基本构架,都要有所理解甚至融通。为此,学校要重视评课技术的培训。可以先在校园局域网或校园微信平台上推介、普及相关知识,之后再来些实际演练,如推出外地不认识的老师的某个教学视频,让所有老师网上实名评课。然后,把有关专业人士的高标准评课贴到网上,请老师们自行对比,找差距寻不足。在举行业务学习活动时,既要对之前的评课进行再评论,还可以请评得好的老师谈谈自己评课时的所思所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提升全体教师的评课水平。
  网上书面"背对背"评课,撕开面子说实话。与其图个形式,硬把大家聚在一起说些没用的废话,不如干脆就来个不署名的背对背评课。听课以后,每个教师(包括上课者)都要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书面评课,谈优点更要说不足,所有的观点都要有根有据,力求有理论支撑。教师完成评课后,实名发给学校管理人员(当然管理人员有责任保护教师的隐私),管理人员经过技术处理后,在转发给授课者的同时,公开呈现,供大家研究讨论。这样既规避了面对面评可能出现的尴尬,更保障了评课的质量,实现"理越辩越明,道越辩越清"的研讨境界。
  当然,评课来点技术流以回避现实问题,不等于就可以吹毛求疵,用几乎完美的过高标准要求授课者。任何情况下的评课,都应把每个授课者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视为一个知识和灵感的凝聚中心,以宽容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差异,顺天命存善意。
  首先,评课时切不可有通过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思想,要看主流,要求同存异、舍末逐本。事实上,教师不是神仙,也是凡夫俗子,自然与完美的高要求存在差距。
  其次,评课要学习北大老校长、教育先贤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避免想当然地以自己对某种课堂的先验性认识为中心,拼命地反对不同理念实践者。
  第三,要注意"换位思考",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讲究"人性化"的和谐互动。如当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教学质量出现明显下滑而"当局者迷"时,就要通过精确"评价",传授"经验",指点迷津。
  总之,不管用什么法子评课,平等公正、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是根本,通过相互切磋,积累经验、生发启迪是目的。"和稀泥""隔靴搔痒",敷衍了事,既对不起授课者的劳动,也是不尊重自己。
网站目录投稿: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