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时,我知道了王小波,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男人要读王小波,女人要读周国平。我记得我去图书馆找过王小波的书,可惜一本都没见到,可能王小波太受欢迎,也可能因为我去图书馆的次数太少。 几年前,我买了王小波的几本书,如果按照大学时的热切情绪,这几本书早就已经读完,可现实却是留到放假才断断续续读完一本《沉默的大多数》。我实在找不出慵懒的理由,也只有继续充当大多数沉默者中的一员了。 正如王小波书中所写,他是一个经历无比丰富的人。当知青上山下乡、文革、恢复高考、入读人大、出国留学……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几乎全部碰上了。书中有愤懑、斥责、哀叹,但更多的是调侃、嘲讽、反思,几乎处处可见黑色幽默。我想,这是一本有趣的书,王小波也必定是一个有趣的人。 如何活得有趣?这恐怕是一个千古难题。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忙于养家糊口,求名逐利,估计都很少想到还有趣味这个东西了。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些人的人生趣味就在于赚钱或出名,长久来看,这样的趣味总难免差强人意,但真正的趣味是什么呢?我自己也是一片茫然。 或者趣味源于读书?很多名人都会向别人推荐书单,社会上各种读书节也令人叹为观止。但我总有一个疑问,是不是越缺乏什么就越推崇什么呢?现在读书的资源和时间都不是最稀缺的,稀缺的只是读书的心情。俗话说"静能生慧"。读书无疑是智慧生发的根源,那么静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静并不单指周遭环境的清净无扰,更体现在心境的平静无忧。但总有这样那样的纷扰:房价涨啦!小孩要上学啦!二孩生吗?学生考好了吗?职称评过了吗?体重减了吗?给父母能安排个较好的晚年吗?随便一项就可以把我压得透不过气来,也就难怪像我一样不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成人的世界哪能轻易就觅得心境的平安? 是否趣味源于工作?我常常观察身边的同事,很多人都热情澎湃,气冲斗牛。一有学生表现不佳就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一有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就喜上眉梢,奔走相告。的确,教师的成就感或挫败感往往来自自己的学生,我很佩服,也很羡慕在工作中挖掘出人生乐趣的同事。可是,年年周而复始,有人去就有人来,有人金榜题名就有人名落孙山。我不禁有点疑问,每年一度的鸡血能撑多久?往更深一层想,工作若干年后,记得老师的学生有几个?老师能忆起全名的学生又有几人? 估计我也是想不出个所以然了,不是每一本读过的书里都能寻找到什么教育意义。趣味这东西估计也是玄之又玄,但我能肯定的是,有趣的人生值得追求,而且这绝对是因人而异的,更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苛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