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七夕民俗


  农历七月七日称为"七夕",是中国妇女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又称为"乞巧节"和"女儿节"。
  七夕当天做云面,淘井。
  妇女用面捏成各种花果、鸟兽、鱼虫的形状,称其为巧果、巧花,并赠送给亲友。
  检查火把节所染的指甲,如果褪色,再采摘凤仙花染好。
  牧童采野花,把Th挂在牛角上,称为贺牛生日。
  集市、商铺出售巧果、水上浮、谷板、花瓜、果食、种生、化生、并头莲、连理花、泥美人、摩喉罗等时令之物,以及各种七夕的应时图画。
  娘家在这天送泥美人、摩喉罗给新嫁的女儿。
  晚上妇女设鹤桥,在一托盘里摆放瓜果、花酒、针线以及一盆稻苗,置于庭前,焚烧楠香、植香,点荷花灯,吃巧果,开乞巧会乞巧。
  儿童唱七夕歌,焚烧课纸,搭七巧板。比赛斗巧。把五月五日所系的彩色绳链送至屋顶,以做鹊桥帮助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此日前后如果下雨,就称其为织女泪。
  过去乞巧活动主要是在夜间进行的,主祭织女星,陈设瓜果于院内瓜棚豆架下,偶有以偶像妇人作为织女星神的,现已失传。七夕是双七,按阴阳观念,是个吉祥之日,古代颇受重视。宋代已有剪纸为仙桥,上供牛郎、织女的祭祀活动,富有人家扎制的乞巧楼已相当精美,用黄蜡雕成牛与妇人偶像、鸳鸯凫雁等,并涂以色彩,放置水中供牵牛、织女二神。一般市民以竹木麻秆编成乞巧棚,也"剪五色纸为层楼",称为"仙楼",上刻有牛郎、织女像及王母娘娘、仙人等。
  南宋京都七夕日街上售卖许多小孩玩具,其中,"摩喉罗"也称摩喝乐小泥人是有代表性的一种。据《武林旧事》记载:"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喉罗十桌,每桌50枚,大者高至3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珍珠、头须及手中所执之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镂金沙橱。"可见"摩喉罗"在1000年前就已至如此精美奢华程度,所供之家绝不会买去作为小儿玩物。"摩喉罗"本是佛经中天龙八部神,在宋元时代成为供牛郎、织女的土偶题材,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武林旧事》还提到了"摩喉罗"的形象:"泥孩儿号‘摩喉罗’有极精巧,饰以金珠者,其直不赀。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效颦摩喉罗,大抵皆中原旧俗也。"苏州传统泥偶中的"巧儿"就是取这一形象。天津杨柳青年画中持荷童子的形象也与摩喉罗关系密切。实际上,"摩喉罗"的出现是唐代化生习俗的变异。童子从荷花中化生而出,又随佛教的传播和不断世俗化,成为"麒麟送子"这一民俗艺术品中手持荷花,骑在麒麟背上的童子形象,继而与民间送子习俗发生了联系,而在民间习俗中,确有七夕设供乞子的做法,并由乞巧、乞子扩展到"乞富"、"乞寿"、"乞容貌"等等。
  一首七夕儿歌唱到:"乞手巧、乞容貌、乞我爷娘千千岁,乞我子孙万万年。"吟诵七夕的诗词歌赋在文学史上也相当丰富,这与皇宫的重视和"牛郎织女天河配"的爱情神话故事的流传有着一定联系。汉代画像石刻、砖雕艺术中,大量作品描绘了牛郎星、织女星隔河相望、王母娘娘拔簪划银河为界的情节。"七夕"在北方农村是妇女蒸制花馍,捏面花、赛手艺、比手巧的节日。山西晋北做"面羊"、陕西汉中一带做龙虎"馏诎"面塑的习俗至今亦然。这些地方还常将七夕与相距很近的七月十五"中元"节(也称鬼节)联在一起过,节日活动更加丰富。
网站目录投稿: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