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古诗改读音"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笔者在阅读了《播音员主持人请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一文后,不禁瞠目结舌,感觉如果按照该文提到的"正音"来读古诗,古诗承载的文化意味可谓是荡然无存。 在我看来,有关部门及专家应该审慎地对待常用字或古诗文读音修改一事,万不能轻举妄动。毕竟,这一举动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而如果像这篇文章所提到的那样草率为之,可能会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了解过多音字的人应该知道,一个字的不同读音,往往承载着不同的字义,而古音则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密码:不同时代的发音方式,不同诗人、词人的语音表达,不同地区的语音差异等。正确地使用古音有助于帮助学生群体了解、学习古代的语言文字、社会文化,有助于教师、专家进行研究,也有助于文化以严肃、正确的形态传播推广并继续传承。 由此可见,改变一个字的读音并不仅仅是矫正读法这么简单,而是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些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群体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进而导致知识体系混乱,难以正确对待考试题目,进而影响国家选拔人才;学术人员感到自身研究缺乏意义,进而打击对古代语言文字的研究积极性,极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宣传系统则容易对不断变化的、无法体现汉字准确意义的字音感到无所适从,引发传播效率的降低和公信力的下降。 因此,我认为在修改读音一事上,我们应当拿出慎而又慎的态度,考据历史和文化,思考未来汉语言的发展方向,兼顾社会影响,采取合理得当的方式进行调整或改革,毕竟,"古诗改音"改掉的不仅仅是一个语言习惯,甚至还有文化底蕴和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