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5年我校确立"自主、合作、探究、质疑"课题研究以来,小组合作模式大踏步走进师生生活,扎根在临河三小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语文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把重点放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上,从实际出发,逐渐搭建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基本构架,依据此探究、合作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课内方式 1、构建好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框架。我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经验:按四人一个讨论组开展合作学习,效果较好,而四人小组的关键就是,这四个人该如何搭配,合作学习效果才能高效是个关键。我是这样做的:按照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语文知识及表达能力,在我心中将学生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再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搭配。语文基本功较好的、表达能力强的和最差的、语文能力弱的进行搭配,由成绩最好的做该组的组长,其次的做记录员,其余二人为成员,搭配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组长负责合作学习的组织,将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本小组讨论,记录员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论记录好,由两个成员将讨论结果给全班做展示,不完整的,由组长和记录员补充,形成合作学习互助组,组内分帮、带任务,组长帮扶本组最差的学生,结成一对,记录员和中等生结成学习对子,进行组内一帮一,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有任务有目标有职责的合作学习小组。 2、培养班级管理员。一个有效的课堂一定是民主和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空间,课堂管理也是人人有责。所以我鼓励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管理,为合作学习提供人文基础,让这些拔尖人才能起到带头、引领和促进作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全班进行民主选举,选出班级管理员,明确各自的职责。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管理能力、树立他们在班级中的威信。 班级管理员职责: 课前:(1)管理、检查每组的纪律、整洁、坐姿、读书情况。(2)总结各组的课前准备情况,表扬优秀小组。 课后:(1)宣布本节课优秀小组,监督每组加分情况。(2)处理好班级的突发事件,帮助上课违纪的小组或个人整改。 3、组长轮换制。起初,各小组的组长都是由优秀学生担任。的确,他们的知识面较广,组织能力较强,成为老师的好助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那些小组长才是小组内的活跃分子,时间长了就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宰者,形成了小组合作时优秀学生讲、其他学生听的局面。学习差点的学生不光不讨论,连思想也受到了小组长的影响和牵制。因此说,小组长固定制,会使个别人成为焦点,大多数人受冷落;学习差些的学生更是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意义。对此,决定实行小组长轮流制。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发现优秀生虽然不是小组长了,但他们仍能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他们现在不是小组长,没有特权,这样与同学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协作互助关系,结果是与同学们更加和谐了。其他的同学因为由当小组长的压力,到带头发表自己的见解,因而学习时更加认真,从此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怎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效率的活动。(1)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不要流于形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开放型教学。所以应该把质疑的權力归还学生,学生提出了问题,才有交流的需要,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合作交流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预测一下,哪些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哪些问题是要通过合作交流发挥小组的智慧才能解决的,然后再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是否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不要为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同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个体与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合作交流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合作,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学习和研究的乐趣。这样结果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2)给小组合作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发现问题,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尝试自我解决;然后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由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如我在教学《窃读记》第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初读课文,让学生学生自读自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感知内容、语言。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联系课文: "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以雨天避雨为借口"、"饥肠辘辘"、"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等语言环境找出"我"是用怎样的方法来"窃读"的,并能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窃读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是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可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更能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3)教给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质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归纳等探究形式,来有效地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读一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再通过议一议来深化理解。教师要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加以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如教学《窃读记》后部分仔细揣摩"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深刻含义时,学生感到比较难理解,李老师是这样做的:速读课文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相机引导,适时指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吃饭、读书的重要性。在老师的相机点拨下,学生明白并受到启发,能归纳这句话的含义:粮食哺育身体,吃饭长大,是指身体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身体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个性化阅读空间。 二、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方式 1、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应是课堂小组的延伸和补充,在课堂上,一节就是那么几十分钟,小组的成员是固定的,小组成员在本组内的身份也是固定的这就多多少少限制了成员间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而组织适当的课外合作交流,在人员分组上时间地点上就更加自由,组员或多或少,二个一组,三个一组都行,或上学,放学途中或吃饭时或家里,几个一起讨论交流,灵活多样,这样的合作交流更加活泼,轻松。 2、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与一个成绩较差的同学"结对子",通过"一帮一"小组合,实行导师制,在课下进行合作。在分组时,我们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平时关系、家的距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把最合适的两个分在一起,目标是要使形成的合作学习小组受到最好的效果。教师没有对他们放任自流,而是要当好优秀生的参谋,随时为优秀生出谋划策。更要当好"质检员",经常抽查,把握合作学习的质量,随时调控。 3、建立班级微信群。现在大部分同学家都有电脑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交流也是课外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课外学习方式更为自由,快捷。 4、课外还根据学生的住址、性别、爱好等特点组建了"学雷锋"小组、"科技探究"、"博览群书"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研究、运用、反思、改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