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晕轮效应等面试偏差在所有的情境中都不可避免,考官个人偏好也确实存在,偶然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情形也不少见。但从大数定律来看,面试胜出者特征千差万别,在8年的HR经历中,通过历年的面试情况分析,我发现其实在面试前,每一个考官心中已经有了参考人选的要求,虽然求证的方式不同,但最终都是回归到三个维度的权衡中。 一、重视社会选择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同样在职业生涯中适用,过往的经历是我们预测未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面试中,我们主要关注过往的两个点,更偏好在社会选择中胜出的人。 一是学校教育。说实在的,在我的面试经历中,同样也发现评委的这一倾向,就是名校情结的倾向选择,当然同时也会考虑学习情况。在人的一生中,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项目,而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被录取的学校层次。排名虽然受到不少的批评,但是社会选择的重要依据,传递的是一种社会价值导向。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包括了社会的期望和思想潮流。排名同时也是建立社会秩序的一种范式,本质上是一种资源分配的结果。学校教育实际上也是传递一种信号,表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由此引起的优势集中,后者才是力量的集中爆发点。这一选择倾向通过后天的实证也得到支持,在同一批次的入职者中,在一定时间内,无论是职业发展、业绩表现、个人形象构建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点得到进一步加强,无论是从目前富豪榜排名中大佬的毕业院校还是从招聘中的具体案例都能发现。名校实际上是经过无数次的社会选择的结果,在公平性和客观性上具有其他特征难以企及的优势。 二是职业经历。我们追求的的经历实际上是成功的经历,当然这个成功既包括结果的成功,如曾经的业绩,也包括过程的成功,如从失败中获得的进步。职业经历不是时间概念,而是心智历程。在同样的时间段内,人的成长速度和质量存在巨大的差异,职业生涯在探索期、成长期、稳定期、退出期的特点不一样,但是有的人一年的成长是其他人好几年都无法赶上的。知名机构职业生涯、重大项目磨砺、关键时刻煎熬等都是过往经历的重要资本。职业生涯是一场长跑,但有的时候决定最终成绩的也可能是关键几步。 社会选择实际上是用户参与的过程,优秀的人才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连接用户,将用户纳入到企业的决策体系,实现人才的增值空间,回报客户,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社会选择过程,无论承认与否,我们实际都在不断参与其中,想想你为小孩教育花费的心思和你选择下一个职业的考虑,这一点就再清楚不过了。 二、独立思考 都说面试有套路,但是高明的面试官实际上是可以剔除套路对面试决策的影响。如果通过模式化的套路就能过关,那么这个组织的前途堪忧,因为套路可能已经成为一种隐形文化,想想就是一身冷汗。 独立思考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差异化的策略,当这种策略形成一种组织文化时,就能爆发出颠覆性的力量。人类无数进步都是独立思考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另辟蹊径、提高效率、降低浪费的模式,这实际上也是人这一物种胜出的关键。 人的才智只有在独立时才能得到最佳爆发,一生中独立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这也是亚里士多德说的"闲暇出智慧"的意思。更为艰难的是,万物互联时代,独立已经成为稀缺,巧合的是你会发现,今天很难再产生大师级人物,而历史上大师都是孤独的。在中国的企业中,华为的任正非和海尔的张瑞敏是两座高峰,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思想的独立者,据说张瑞敏基本上都不用互联网,每年读书上百;任正非时刻思考危机,假想困难,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喧闹的时代坚持思想的独立。反观我们一些功成名就的人,追大流,赶潮流,没有思想的独立,实际上就是随波一叶扁舟,"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无疑是对当下的呐喊。 我们其实不是和竞争对手竞争,是与时间竞争,留给企业的反应时间据统计只有18-24个月,很多人把这个搞错了,干掉竞争对手而被时代抛弃的案例数不胜数。发现时间轨迹的只有冷静思考者,大部分人都在执迷追求现象,当然成功就是少数人的事了。紧盯对手容易导致战略近视,一起走入死胡同,抓住时间的尾巴,可能你发现实际上不存在对手,低质竞争永远没有赢家。 独立思考能给客户带来成本价值和体验价值,我们在面试中选择具有独立思考的人,也是基于这点考虑的。另外独立思考能实现组织的最佳协同,因为团体中出现群体的非理性是大概率事件,破解之法就是独立思考的文化。我们鼓励实事求是,讲真话,也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没有独立思考,永远无法看清全局,实际上也难以实事求是。 三、认知重构 今天的我们认识引力定律不需要再跑到树下等苹果砸头,然后冥思苦想推到定律证明过程。实际上我们今天处于知识爆炸的包围中,整合重构是当下人才的重要特征。 重构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组织的竞争力不是来自于状态,而是来自于速度和变化。恐龙虽然强大,但是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依然被淘汰。如果无法学习适应,越是巨大的东西消失越快。 所以我们在对人才评价时,更多的关注成长的可能性,只有成长才能为组织贡献增量,存量竞争实际上没有赢家. 在当今时代,知识资源实际上是无限的,打破了经济学中资源稀缺的假设。唯一困难的是,面对海量的知识,如何转换为新的机遇和需求,满足用户的期望。人类再也不需要发明轮胎才能制造汽车,但也只有埃隆·马斯克才会想到未来的汽车不一定是四个轮子的天才想法,以一人之力挑战只有国家层面才能承担的火箭事业,并实现回收,领先时代步伐。 在重构能力方面,日本走在世界前列,很多产品元件不产自日本,但通过重构,就能更好的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听说橡皮不是日本发明的,铅笔也不是,只是简单的通过把两者结合,就实现新的机遇。 所以,如果只是现有知识的重复表述,那么这部分职业最终将会被人工智能等技术取代,很容易被模仿,无法形成组织的竞争能力,因为机器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机遇不仅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积极拥抱认知重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