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教育系统及各学校人事调整及人员流动的重要时期,也是师生迎接新学年的准备阶段,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工作需要及个体发展需要,要在这一时段进行工作单位及职务变更。 人员流动及人事调整为学校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助于教育理念的丰富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利用暑假进行人事调整,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但是,有一种现象却让这项常规性工作变了味——利用暑假"跑官"。 暑假期间,多数学校都会对中层干部进行微调,少数教师将走上管理岗位,或由中层副职调整为中层正职。在一些教师看来,走上仕途才有出息,少数不适合管理岗位的教师便利用暑假这一人事调整的关键时期"找关系",动用外在力量"跑官",以实现自己当管理干部的愿望。如果其愿望实现了,极有可能影响学校管理质量。 除此之外,还存在"跑校长"现象。由于年龄等因素,部分校长不再担任校长职务,暑期每个区域都会出现校长岗位空缺,部分有远大抱负的教师希望借此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其中,不乏能力不足、教学业绩不突出、不适合担任校长职务的教师,他们靠关系及送礼"跑校长",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如果其"跑官"成功,对学校乃至区域教育的影响都极为不利。 调查显示,在市(县)教育系统的"跑官"行为中,"跑校长"影响最大,也最为恶劣。如果"跑校长"成为一种风气,不仅会让刚正不阿、能力出众、适合当校长的优秀教师无法走上校长岗位,还会让部分凭能力走上校长岗位的优秀教师遭遇无端猜测——他在"上头"肯定有人,他"跑校长"花了多少钱。 "跑官"是一种极不正常的官场生态,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这种现象已得到较大改善,在培养人才、创造文化、引领社会文明的教育行业,这种现象必须彻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