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摘要:课堂教学导入是最好的引导,它能激发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精彩的导入往往能够奠定整个课堂教学艺术成功的基调。
  关键词:激发;兴趣;情感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指出:"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物和现象。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印象深刻,使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一见钟情"。可见,导入会对一节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继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好的导言,如同桥梁。联系着新知识与旧知识;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可以起到诱发思维,先声夺人的作用。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为新课搭桥铺路,引导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为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要揭示矛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以创设学生学习新知的最佳情境。因此,"导入"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下我从事生物教学这些年来是如何导入新课的。
  一、复习提问导入
  古语道:"温故而知新。""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有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初中生物知识面很广,知识间的联系较为紧密,系统性强。如果在导入时利用旧知识作为铺垫,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有启而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在讲《人类的性别决定》这一节时,通过以下问题来复习旧知而又引出新知:
  1、人的性别是否属于性状?
  2、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3、请谈谈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4、人的性别与染色体有没有关系?
  二、生活实际导入
  《生物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生物学。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生物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生物学问题。现实生活中处处是生物学问题,我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在学习《细菌、真菌》时这样导入新课:9.11事件以来,美国人被炭疽杆菌搞得惶恐不安,你们知道炭疽杆菌是什么生物吗?它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有哪些区别呢?用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新闻事件引入传染病和病毒的学习,"世界艾滋病日"引入艾滋病的学习。汶川及玉树地震事件引入传染病的学习。讲述"植物的营养繁殖",通过了解不少学生对果树嫁接有一点感性知识,据此可以设问:"要使一棵苹果树上既结出国光苹果,又结出富士苹果两种果实,应采取什么方法?"学生顿时情绪激昂,跃跃欲试,齐答"嫁接!"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此回答不上来,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讲"生命的起源"时,先设置悬念:"地球上本来没有生命,只有一些小分子的物质,那么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对此,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并找到了相关的证据。""你支持哪种观点呢?理由是什么?"随即播放一段《宇宙与人》的视频,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演变过程。
  三、由猜谜语、谚语、典故导入
  巧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谜语、谚语、典故来引入,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如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时,我先说出毛泽东的一则诗谜,让学生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由谜底"青蛙",导入对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通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来导入《遗传与变异》。通过"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来导入《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四、由实验导入
  通过做实验引入,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透明的保温杯(一个装的是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的是煮熟的种子)置于讲台上,并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两个杯子里,测量其温度。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萌发的种子温度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究跟寻底,使学生明白是因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使温度升高。此后,学生会加深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理解,自然会在其脑海留下深刻印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多花时间准备实验,尽量将实验误差减小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最后在学习《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节,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两枝阔叶植物枝条,一枝带叶,一支摘掉叶片,分别插入加有等量清水的两只试管中,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枝条上,扎紧袋口,放在太阳下照射几小时,课上让学生对比观察塑料袋的内壁,各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教师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急切探究"植物气孔的结构和分布"的欲望。在讲述了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概念、功能时,我以"三毛的四次流浪"为线索,具体过程如下:①教师出示三毛流浪图片:三毛触犯了上司,被困在一个充满病菌的地方,但他没有生病。这是为什么?引出第一道防线。②出示三毛图片:三毛在斗牛活动中受伤了,但他乐观地说:"这点伤过不了三天就好了!"果真,受伤后,伤口出现了红肿现象,过了几天就好了,为什么?引出第二道防线。③出示三毛图片:过了一年,当地开始流行一种叫麻疹的疾病,很多人因生病而死去,三毛也感染上了此病,住进了医院治疗,病好后,三毛要回家了,可在车上他听说家乡还流行麻疹,他开始担心自己刚刚痊愈的身体。他问医生:"我能下车吗?"如果你是医生,你该怎样回答他?引出第三道防线。
  五、通过音乐导入
  音乐,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如在讲《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而后问:"大家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让学生谈谈对徐秀娟救鹤献身的看法。由此引入新课。
网站目录投稿:思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