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城名厨伊有福开的望月楼餐厅,因其南北大菜、名点小吃俱全,且色香味俱佳,故常常都是顾客盈门,座无虚席。十年过去,伊有福的存折上便进到了6位数。 然而钱再多也治不愈他的心病:过了耳顺之年膝下无子,偌大家产将后继无人……因此伊有福最怕过一年一度的中秋团圆节。每逢这一天,他总是提前打烊,独自坐在后院,对月兴叹,以酒浇愁,老泪纵横——一他多么钦羡那些儿孙满堂的家庭啊。 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在来店就餐的常客中,凡是只身一人把酒独饮的,他总是多方优惠,百般照顾,以示关怀。 在西楼雅座上吃了数年、天天中午必至的年逾半百的老头子,就是常受他关照的一个。 在东楼雅座上吃了数年、天天晚餐定来的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也是常受他关照的一个。 不久前,他决定取消对这两个吃独食的常客的优惠待遇。因为邻居告诉他说:那老头子是有儿子的;那小伙子是有父亲的。 他万万没料到世上竟然有这样不珍惜天伦之乐的人!有儿子的不知与儿同乐,有父亲的不知孝敬老人,只顾自己成天来到酒楼吃香喝辣。他忿忿然,直截了当地质问那老头子。 "你说,你为什么总是一个人来吃好的,不带上你的儿子?" 老头子答:"儿孙自有儿孙福,年轻人来日方长,将来有什么样的山珍海味吃不到?" 晚餐时他又到东楼,不客气地质问那小伙子:"你说,你为什么总是一个人来吃好的,不思孝敬你的父亲?" 小伙子答;"咱爹这辈子,走南闯北几十年,什么样的山珍海味他没吃过?" 再后来——今年中秋节前夕,邻居又告诉伊有福,说这两个吃独食的常客,原来就是一对亲亲父子。 伊有福听了,呆了半晌,竟然眉开眼笑地说:"好,好得很。" 邻居奇怪,问好什么?伊有福说:"怎么不好?这父子俩是我的义务老师。他俩终于使我懂得了我半辈子都没搞懂的道理。" 翌日是中秋节,天刚亮,他匆匆去银行把大部分存款取了出来,用红绸裹了,捐给了市福利院。是夜,又提前打烊,把他亲手制作的望月楼大月饼满满盛了三袋,亲自押车送到市福利院,和那儿的遗老孤儿一起吃饼赏月。当他叫着一声声老妈妈、老爹爹的时候,当孤儿们用脆生生的童声叫他大爷、大伯的时候,他觉得今年的中秋月亮比往年的亮得多,也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