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常态下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跨越式发展分析


  【摘 要】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形态以民营或私营企业为主,其服务方式和手段单一,管理体制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竞争能力较弱,与其他地区快速增长的经济格局形成较大反差。本文针对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实施跨越发展的对策,为藏区中小微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跨越式
  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形态以民营、私营企业及个体户为主,近几年,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总量稳步增长,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农副产品加工、民族服饰加工、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这些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富民增收、锤炼人才、促进创新、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单一、管理体制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竞争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与青海其他地区快速增长的经济格局形成较大反差。
  一、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一)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呈"低、小、散"的状态
  一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大部分集中在有限的几个行业中。笔者通过对青海藏区50家企业调查发现:经营高原农牧产品开发销售的有4家,民族服装服饰的企业有3家,藏族手工艺品加工销售3家,藏文化传播企业3家,民族商贸企业2家,其余均为从事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许多企业甚至没有简单的企业组织和管理职能部门,不少企业管理较为粗放,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大多情况是一个人或一家人经营着企业,他们即是企业所有者同时也是管理者、经营者、执行者,因而造成了企业主忙于日常业务,无法考虑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二是技术含量低,缺乏持续创新能力。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中,大部分是个体户,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强,研发投入比例较低,缺乏创新人才和研发资金,缺乏核心技术,其持续创新能力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其产品市场变化快、经营场所不固定、法人代表变动频繁、知名度较小等缺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三是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青海藏区人口基数少,基础教育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导致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普遍文化层次不高,专业人才不论是在总量上和质量上都明显不足,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较低,发展和创新能力较弱。加之偏远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廉的待遇,难以留住人才,技术工、熟练工"跳槽"现象普遍,企业用工成本大。导致藏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四是资产少,企业运行困难。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少,设备落后,担保抵押物价值不达标,资产变现率低。随着原材料、能源价格、物流成本、劳动者工资等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很多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处于微利或无利状况,企业生产效益严重下滑。由于工业产品价格下滑影响,企业库存增大,占压资金严重,流动资金紧缺,往往用短期高息贷款,造成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
  (二)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一是融资渠道狭窄。在被调查的中小微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成立初始阶段的运作资金来自于家庭或向亲朋好友借贷自筹资金。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财政信贷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采取了减免企业税收、搭建银企平台、成立担保中介、建立担保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拓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但由于中小微企业信用度低,中小微型企业硬件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竞争力不强,缺少发展前景,各商业银行为强化风险管理、提高贷款质量,都制定了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相应门槛设置过高,使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无法获得准入条件,藏区中小微企业很难得到贷款。二是融资成本高。省内部分银行通过收取管理费、风险保证金或定存银行等途径,变相增加利息收入,导致一些中小微企业实际贷款成本增加。为解决资金短缺难题,一些中小微企业只好走地下融资渠道,借高利贷解决创业和经营资金需求,不但支付高于银行几倍的利息,也增大了经营风险。三是融资市场不完善。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经营效率低、经营效益差,企业留存收益积累不足,使得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中小微企业在外源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利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融资、利用银行信贷融资、利用担保机构融资等外源融资手段无法有效实施,内源和外源两种融资方式均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因此使得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长期以来走不出融资困境。
  二、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跨越发展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增强市场活力
  要通过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青海藏区绿色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新常态下越来越多产品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绿色环保低碳产品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顺应这一趋势,青海藏区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以及民间手工业、藏医药、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人力资源保障等多个方面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调整传统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应对危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完善产业链,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新常态下的竞争方式已经从以往的单体竞争转向产业链资源的竞争,中小微企业未来应尽早明确走精细化、配套化、专业化道路,构建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链体系。如:推进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带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推动海北、海南、黄南现代农牧业实验区建设,带动藏毯、肉食、乳制品及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中小微企业生产项目转型发展;推进青海湖景区、黄南国家级热贡文化示范区,玉树康巴藏文化风景区,果洛格萨尔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带动以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藏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藏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发挥金融机构资源优势,改善融资方式
  金融机构应针对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特点,适当提高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设计出符合开发性金融理念又兼顾市场商户需求的"微贷"小额贷款产品模式,为藏区中小微企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全新平台。一是整合社会多方力量,实现风险和效益共担。具有贴近客户、反应迅速的优势,了解客户融资需求和信用情况,减少了贷款中间环节,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批量贷款支持,充分满足藏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用批发的方式解决零售问题,用统一的标准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共性问题,突破传统融资模式,扩大了贷款资金的覆盖面。三是高效审批,反应及时,适应批发市场商业运作特点,适应中小微企业"小、灵、活"的融资需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切实为藏区中小微企业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民生领域融资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帖征.青海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学家, 2010,(12).
  [2]吴晓巍.小企业管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2第二版.
  [3]张平.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J] .西部大开发,2010.(6).
网站目录投稿: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