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层编办主任的角色与意识


  演好三个角色
  做一个"有作为"的编办主任
  要做一个敢于争取的好"编剧"。编办是编委常设的办事机构,编办主任直接向编委主任负责;同时按照领导干部管理权限,涉及副科级以上建制的机构编制问题,还须向市委书记直接汇报。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就必须争取各方支持尤其是领导支持;要争取领导支持,就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多思考、多汇报、多建议,出思路、亮点子、想办法,拿出有价值、吸引人的"剧本",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就拿昆山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来说,在涉及多部门协作时,以市委市政府或"两办"名义发文落实工作;凡是重要会议,都争取多个市委常委参加,并请部门主要领导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为解决经济发达镇执法主体问题,争取市委主要领导支持,由其亲自带队到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既保证了改革的时间节点,又保证了改革的工作成效。
  要做一个善于协调的好"导演"。编办更多时候是与平级部门打交道。我们注重通过编委会、联席会议、部门分管领导联系制度等平台,建立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既减少工作环节、加快工作进度,又通过集体研究、协调配合,从源头上解决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对于一些需提交编委会讨论的议题,为稳妥起见,除向编委主任、副主任汇报外,有时还要与各编委会成员单位认真沟通,听取意见建议,更好地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再比如,推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执行机构编制长效管理机制,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涉及机构编制核查等问题时,请纪检部门鼎力配合。在与区镇及其他部门合作中,也要多沟通、多联系、多换位思考,不轻易说"不行"或"不能办"。总之,编办主任要注重横向联系,像"导演"一样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做一个勤于钻研的好"演员"。打铁还需自身硬。只借助外力,自身不加强学习、不钻研业务,编办工作这场"大戏"也是演不好的。机构编制工作牵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需要对全市中心工作和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需要对机构编制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要吃透政策,把握方向,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机构编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省市机构编制会议精神,把握重大改革措施对转变政府职能的新要求。要研究市情,明确使命,认真研究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赋予编办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要带好队伍,提升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建设一支业务精、思路活、善协调的精干队伍。
  增强五种意识
  做一个"有想法"的编办主任
  要增强大局意识。从部门人数来看,编办是个"小部门";从工作职能来看,由于涉及机构职能、职数编制等行政资源配置,有时还要参与重大改革试点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编办又是个"大部门"。就拿昆山来说,无论是之前的三大开发区建立运作,还是"省直管县"等改革试点,都是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得出一个共识,那就是大局意识必须放在首位,大局责任必须时刻牢记。编办工作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做到发展推进到哪里,编办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发展困难在哪里,编办工作就支撑在哪里。通过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合理调控机构编制的配置方向和流量,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要增强前瞻意识。我是编办战线的一名新兵,刚接手工作就遇到两件大事:一个是昆山市被确定为江苏省3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市之一,另一个是我市张浦镇作为全国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工作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面对"人少事多"的困难局面,我们提出要增强预见性,赶早不赶晚、赶前不赶后,尽可能想得远一些、动得早一些,最大可能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一是调查研究先行一步。为顺利承接"省直管县"试点中的下放权限,我们主动联系省市对口部门,协调本市各部门做好权限的分析梳理工作;为拟定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我们花费1年左右时间,深入了解张浦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发展瓶颈、体制障碍和现实需求,最终方案成为全省首个被批准的改革方案。二是配套政策同步跟进。政策支持是改革的强大推力。在张浦镇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初期,我们就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由两位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研究支持改革试点相关政策专题会议,并就财税分成、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达成共识,明确相关措施。三是制度建设未雨绸缪。改革试点工作中,基层政府在承接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我们同步推进制度建设,通过延伸市级电子监察平台、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途径,为接好权、用好权提供制度保障。
  要增强创新意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是全新工作,先行先试就意味着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以集成创新和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比如,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我们在原有的领导小组基础上,新设四个工作组:政策协调工作组由市府办牵头,负责研究落实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组织人事工作组由组织部牵头,负责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队伍建设、干部考核等工作;综合执法工作组由市法制办牵头,负责指导综合执法局的组建和运作,依法行使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和监督检查权;权限下放工作组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指导便民服务中心的组建和运作,依法重点下放在项目投资、企业注册、规划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四个工作组各负其责,分工协作,高效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再比如,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整合事业编制资源,按照"人员统一使用、分类管理"的要求,事业编制人员由相应职能机构统一管理,有效破解人员身份、编制限制的瓶颈,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要增强统筹意识。编办发挥职能作用,关键在于科学定位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合理配置资源。昆山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县级市,受城市能级限制,"小马拉大车"现象十分突出。我们把统筹作为重要方法,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有增有减、保障重点",努力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比如,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通过对全市事业单位的清理规范,归并整合事业单位32个(其中8个副科级建制),收回事业编制140名,确保了人员平稳过渡,个人利益不受损失。加大对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等社会管理重要职能部门,以及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环保局、安监局等重要民生部门的机构编制配置,将137名事业编制跨部门调配到17个事业单位,促进了社会事业良性发展。
  要增强法治意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有制度和体制的合理性问题,同时也有合法性问题。我们坚持依法改革,依法探索,让试点工作始终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比如,行政权力主体一度成为影响试点镇改革进程的重要障碍。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我们提出分别以张浦镇综合执法局、张浦镇人民政府、昆山市城市管理局为执法主体的三个方案,分析各自利弊,研究可行性依据,并递交书面请示。上级部门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并实地调研,省法制办经商省高院、省编办、省监察厅给予复函,确定经济社会管理权的主体是镇政府,为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市还根据实际情况,将下放权限划分为急需承接、有能力承接、创造条件可以承接、暂不承接等四种类型;规定确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新增部分管理权限的,由张浦镇政府提出申请,经市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发布,报省法制办备案后,由其行使。
  关键词:基层 编办主任 履职
网站目录投稿:飞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