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模式的逐渐老化、教学资源更新速度缓慢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学习内容难度增大的矛盾日益尖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最为突出的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整个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数学作为主要教学科目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面对当前实际情况,找准初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源以及如何对症下药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成为了广大数学教育研究者重点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教学策略 在本文,本人依据个人观察与经验粗浅分析造成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供相关教育者参考。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数学都是作为主要学科,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在生活中运用比较广泛的学科。数学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探索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数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数学教学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也备受关注。下面笔者将重点分析我国当下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教学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来自许多方面。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教师的讲授,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单一乏味,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新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倡导"发现式"、"探究式"的学习,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和评价的作用。其次,教学资源和渠道落后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传统教学资源和用具是教材、黑板和粉笔,这些简单的教学资源呈现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由于教材时代久远也许存在于当前实际信息不相符的内容,可能造成学生走入知识误区。所以教学资源和渠道的更新问题也亟待解决,教师应该将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具体性,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第三,初中数学内容的难度相较于小学提升了许多,学生的思维尚未完全实现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加之教师教学形式的枯燥单一,学生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消化。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对数学这门学科也产生了抵触惧怕心理,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也显得十分消极。所以教师也应该从将教学内容简单化的角度出发,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 二、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性 针对上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教师首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教师在上课之前,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发掘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实际生活问题作为课堂导入,经典的数学问题:"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这个问题具有较强的生活化气息能够将学生经验与课堂教学过渡衔接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用具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随意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此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体现在它将图文声象结合在一起,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多媒体教学就是传统课堂空间的扩展和教学范围的延伸,学生在新的教学形式下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图形的初步认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图形形状,比如时钟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各种不规则的图形,由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就是一条射线等等。 四、抽象问题具体化 最后,教师应该注意控制数学教学的难度,尽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采用画图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即数形结合的思想。特别地,教师在讲解某一道数学应用问题时,数形结合的思想就能够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画出图形,学生就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在几何证明题中,画图也是必不可少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画辅助线能够增加已知因素为解决问题提供条件。 五、结语 以上就是个人对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原因的分析和几点教学策略的建议。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调整方式,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积极响应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培养高素质数学综合型人才而不断创新努力。 参考文献 [1] 贾建林.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当代教育之窗,2010. [2] 刘树玉.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初探[J].数学教学与研究,2010. [3] 景敏.基于学校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发展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