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中考比做一场战争,难度不亚于高考,几十年来,无数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亲身体会过这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那么,取消中考,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在"龙门"前一试身手? 去年11月,云南省教育厅出台云南将全面取消中考的新规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不仅中央电视台关注到了云南教育改革的这一大举措,在日前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此项新规也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有的政协委员担心,新规会不会成为一种"拼爹游戏",造成新一轮的教育不公现象。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担忧、质疑、希望、期待几乎是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各界对此举出台的全部表情。 回顾 取消中考 推进素质教育 去年11月1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新规,全面实施中考制度改革。从2009年九月份入学的学生开始,取消全省统一的初中升学命题考试,全面推行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由各学校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两项指标择优录取高中新生。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颖说,改革"中考"是云南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关键环节。到2012年,目前的初一新生就将成为第一批取消了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将取代中考,原则上是学完一科考一科,成绩分为abcd四档,平时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成长记录,记录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毕业时学校会作出综合素质评价,同样分为abcd四档,学科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都将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 说法 防止偏科 为学生减负 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杨必俊指出,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对吸收的知识也不尽相同,而在中考、高考中,很多东西是考不到的,用几个学科分数简单相加,以此来评判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不科学的。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老师、学生围着考试转,这一点从教师们惯用的题海战术就可以看出来,在应试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是被忽视了。 "在现行的基础教育上,有些科目不考,学校就不开这门课,造成了学生的群体性偏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杨处长的观点得到了参与讨论的学生家长李女士的认可。她说,很多副科或者课外时间都被老师拿来上主课了,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综合素质从何谈起? 对于在中考制度改革之后,会不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担是许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杨必俊处长认为,推行中学生素质评价制度后,某种程度上学生的精力是要分散到其它科目,但相对以前的7门必考科目,难度也相应降低,而且学生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总的来说,新规的出台,是在为学生减负,而不是增负。 并不是废除考试制度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面对央视采访时指出,现在人们关注的不是考试,恰恰相反,是关注如何考试,没有考试成绩,怎样来评价学生呢?罗崇敏谈到,此次中考制度的改革,并不是废除考试制度,而是在对考试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怎么考、怎么变革才是最科学、最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考试。 "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出合格的国民,但在现实中,合格的公民难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出不来,这足以说明我们的考试制度需要变革。"罗崇敏强调,取消了全省一次性的中考制度,变一次考试为过程考试,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改革,来促使一些学校开齐副科,让孩子们从沉重的课业压力中走出来,身、心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质疑 挑战30年来的教育"公平"? 新规一出台,马上在云南、甚至全国的教育界、社会各界中引起了一阵狂澜,褒贬声不一。有人认为,此举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值得期待;还有人认为,此举无疑扩大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生杀大权",容易造成腐败,新的评定标准应该由谁来掌握?而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担心的是,原来中考只需靠7门课,新规实行后将变为13门,学生的负担则会加重。甚至有人认为,此规定的出台,是对30年来教育"公平"的一种挑战。 担忧 不要像减负一样"只动嘴,不动手" 对于改革之后减轻学生的负担一说,许多学生称"奢望不大"。"希望不要像减负一样,只动嘴,不动手,都是说着玩的。"或许学生的声音正是这样的现实,过去多次减负都难以见效,让学生对减负产生了这是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老师们坦言到,社会、学校考评教师都以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为标准,在这样的压力下,减负有可能实行吗?你争,我也争,最根本的原因是家长都想把孩子送进资源好的学校,这是一条链子,一环扣一环,如果哪一天高中也放开了,孩子才能真正地解放。 综合素质评定会否成为"拼爹游戏" 其实,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就在不久前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取消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考试就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不少委员对此表示担忧。 有委员指出,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的前提下,仓促取消初中毕业生升学统一考试,情况不一定乐观;还有委员认为,取消中考,理论上是更公平的,但现实中存在着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中操作的弹性空间较大,极易掺杂人为因素。"综合素质评价",很可能会变成家长社会资源能力的比拼,"拼爹游戏"会造成新一轮的教育不公。 人为评价会"暗箱操作" 而学生们普遍担心的还不是负担增加或减少的问题,他们担心在"综合素质评定"一项中,存在更多的"猫腻"。中央电视台对昆明市第二中学初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家长做了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3%的人对新规的出台表示赞成,并认为这种方式比原来更合理;反对的人占13%,他们宁愿维持原来的中考制度,因为相对公平;剩下的就是保持中立态度,看看再说或无所谓。而在收回问卷调查时,有的家长还在后面附上自己所担心的事,其中大多数人都谈到了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会否掺杂太多的个人情绪,而影响到公正、公平。 学生们说,如果没有一个界定的标准,怎么评?那谁来对评判结果进行监督?而在评定办法中所提到的四种评价形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难以体现公平。先是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就很难体现真实性,大家都只会往好了去评,而同学互评存在"个人恩怨"、来往程度的问题,教师评价最大的漏洞就是"暗箱操作"。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表示,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人为因素,还是分数最显公平,有能力就上,上什么学校,一切以分数说话。 教师或将成为矛盾的焦点 不光是学生在担心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掺杂人为因素,如何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可预见性地成为矛盾的焦点,也是很多老师苦恼的问题。"如果是数理化这些学科,我们可以通过考试分数来对评判一个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但综合评定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操作起来会很为难,质疑的空间也会很大。" "给张同学打了a,给王同学打了b,家长第一反应肯定是找老师。为什么给我的孩子打了b,却给他的孩子打a,我的孩子究竟差在哪里?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矛盾。"老师们举例说到。 学校也认为,分数是评价一所学校、一名教师、学生的标准,而社会对于学校的评价往往是你这所学校的升学率是多少。成绩好了,你就是名校,成绩不好,就有人说你不行。因此,不排除有些学校为了自己的升学率,而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抬高档次,以此来博得社会的认可,这样的条件下,评价结果难以让人信服。 ■声音 ●"中考制度的改革,将打破一个以分数定天下的格局,让更多的、具有各方个面特长的学生,都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省教育厅厅长 罗崇敏 ●"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人为因素,还是分数最显公平,有能力就上,上什么学校,一切以分数说话。"——一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很可能会变成家长社会资源能力的比拼,"拼爹游戏"会造成新一轮的教育不公。——一位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