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今日头条新世相都已组建增长团队增长黑客为什么突然


  2018年,运营圈最火的是什么词?"增长"敢说第一,没人敢称第二。其实无论什么行业、什么时候,"增长"永远是第一位。只不过,在流量越来越贵、引流越来越难的今天,"增长"愈发专业和细分,逐渐成为一门学科。
  随着"Growth Hacker"的概念传到中国,符合中国特色的"增长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事实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不输欧美,移动支付、O2O等模式甚至更为成熟。中国还有10亿人都在用的微信,以及今年迎来爆发的小程序。
  可以说,这是一个"增长"的绝佳土壤。问题在于,为什么你的预算90%都是浪费,别人却总能0成本涨涨涨?那些增长高手都看到了什么趋势?
  1.增长黑客团队越来越多,综合性人才需求旺盛。
  一个人做不了增长黑客。Sean Ellis前增长负责人曲卉说,增长黑客要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它得由跨功能的团队来实现,包括产品、运营、市场,工程师等多名成员。
  Facebook拥有全球最顶级的增长团队,据说今日头条也有一支200多人的增长团队,为所有项目组服务,唯一的目标就是"增长"。新世相的"增长运营部"甚至还分了免费、付费和新增长点三个小组。
  2.小程序助推下沉流量,移动互联网下半场还有10亿人口。
  深植于微信土壤,小程序一直在书写新的流量传奇。摩拜单车50%的新用户来自小程序,匿名聊聊5小时1700万PV等案例早已传遍业界。近日,月流水1亿的小游戏"海盗来了"又刷了一波存在感。
  小电铺CEO万旭成提出"新10亿人群"的理论,认为不在天猫买东西5亿增量用户,希望提高效率的5亿存量用户,共同构成了社交电商的用户市场。
  小程序仿佛打开了微信这个流量池的阀门,更多传统行业得以进入微信淘金,更多下沉用户得以"触网"。
  3.传播从中心到分散,得小B者得天下。裂变,裂变,裂变。
  这场本土的"增长黑客"大战,既有"海盗模型"、"北极星指标"等外来词,又有中国特有的"拼团"、"砍价"等玩法。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中国的增长黑客,都是学生物出身,对细胞分裂那套很熟。
  移动电商,从货架搜索,到内容电商,到社交电商,其实就反映了互联网传播的变迁史。"入口"从一个高度集中的搜索框,变成一个个小的公众号,再到更加分散的小B用户。S2B2C的模式适用于电商、知识付费,也适用于活动拉新。
  新榜小程序峰会·靠谱好物创始人魏明杰
  这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策略,其实是口碑传播的变种。核心在于: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通过产品、技术等各种手段,增强动力和减少阻力,让他成为新用户的那一秒就开始推荐,而不是像2A3R理论一样,最后才传播。
  4.砸钱起量+精耕细作,依然是迅速占领市场的不二法门。
  一次成功的增长,离不开市场和产品。事实证明,前端市场起量+后端产品打磨,配合恰当的社群裂变,成为所有爆品的标配。
  比如,叫板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就是通过分众广告、LBS广告,在核心办公区怒刷存在感,又通过明星代言的"附着力",拉新送券的裂变营销,在一片红海的消费领域,确立了市场地位。
  同样组合拳打法的还有"礼物说"。上亿融资后,电梯广告、车身广告、影院映前广告一个不少,端午节连接品牌、自媒体和用户三方的送粽子活动,实现两周100万的电商用户拉新。
  5.线上流量昂贵,地面广告、短信、邮件营销,并不过时。
  上条提到,想在新领域迅速占领市场,砸钱大面积地推少不了。其实传统的短信、邮件营销,也没有过时。
  范冰在《增长黑客》中提到一个经典的邮件营销案例,hot-mail在用户发出的每份邮件下面都加了一句"你可以到hot-mail注册免费电子邮件",0成本实现了病毒式增长。
  探探、脉脉等社交软件,一直通过类似"又有人喜欢你了"、"又有人邀请你面试了"之类的话术,成功召回了不少老用户。虽然短信的转化率不高,但成本也非常低,可以当常规操作。
  6.用户付费已养成习惯,打动一部分人才是王道。
  老编辑张豫宏说得没错:只要品类合适,人人都是"拼多多"的用户。一二再而三刷屏的网易课、新世相课、抖音课就说明了一切。这也说明,"知识付费"正从"培养习惯"到"差异化"的阶段。
  "十点读书"副总裁廖仕健就把付费产品分成在线教育、知识服务和付费节目,通过精准的用户洞察,两年时间做到50门课、120万付费用户和2亿营收。
  专注小学教育的"玖桔科技",拥有超过170个教育类公众号,与线下300多家中小学达成合作。创始人张伟涛拒绝千万卖号,希望通过知识付费课程,帮助千万孩子"圆梦"。
  玖桔科技-升学类账号的覆盖范围
  7.提供增长解决方案的小团队,开始受资本青睐。
  "增长黑客"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也有了许多布道者。这一领域早期创业者集中在SaaS服务领域,今年出现不少内容创业的案例。微信公众号"增长官研究院"、"增长黑盒",都是成立不足半年的小号,却相继获得百万级融资。卖水人已经有了,金矿就在不远处吧?
  初创企业如何从0开始,搭建一个增长团队?那些增长高手的套路,可以复制吗?裂变营销中,有哪些不得不防的坑?闷头学习大半年,不如听一场干货。
网站目录投稿: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