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 润 成年人,要能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 比如去哪座城市奋斗,比如和哪个人在一起,比如自己的职业生涯。 很多人常常期待公司能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不管是刚刚毕业的人,还是工作很久的人,都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 ,是很危险的。 因为公司的第一责任,是让组织发展得更好,而不是你的职业生涯更好。这件事情,不能期待别人帮你做。 想把天赋带到哪里,在哪间写字楼办公,和什么人一起欢呼流泪,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 但是,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选择,愿意做任何事情。 即使想选,也不知道怎么选。 怎么办? 前段时间,我专门访谈了古典老师。 古典老师,是国内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著有《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等超级畅销书。 我问他,怎么样才能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少走一些弯路? 古典老师,从22岁大学毕业一直讲到中年45岁,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给出不同的建议。 很受启发。 今天,我就把访谈古典老师的内容,分享给你。 1、你以为自己在往东,其实是在往西 我们几乎在每个人18岁的时候,在报考大学的志愿上,"慎重地"选择了自己一生的"专业"。 大学毕业时,大部分学生并不真的知道咨询顾问每天做什么,客户经理有哪些职责,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有什么区别,银行和保险有什么不同。 但是,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职业"。 也就是说,在我们进入校门那一刻,其实已经被分配完了。即使是在我们什么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 因此,对很多人来说,甚至包括你在内,今天正在从事的职业,源自一个又一个冒失的偶然,始终"错配"。 它并不是你最擅长的,也不一定是你最想要的。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古典老师和我说,大约只有30%的人毕业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下70%,可能都是不对口的。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从一开始,可能就错了。 你以为自己在往东,其实是在往西。 一方面,这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另一方面,也是耽误了自己。 所以,职业生涯的定位,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应该越早越好。 我问古典老师,应该多早? 2、在试错成本最低时,先下场 大三。 很多人大三都在实习。实习很重要,最好能先确定未来的大方向,对自己做好基础的判断。 什么判断? 我到底是那对口的30%,还是不对口的70%。 举个例子。 你是学汽车工程的,实习的时候,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对汽车行业感兴趣,是不是毕业后想接着干这份工作。 如果觉得不错,想继续做,那大概率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自己是那30%。 但是,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 这份工作,本科毕业后能不能直接到岗?需要更高的学历或者相关证书吗? 然后,该读书就读书,该考证就考证。 但是,如果发现不喜欢实习的工作,自己是不对口的那70%,怎么办? 这可能是更多数人的情况。 古典老师说,有一个基本的打法: 通过行业和岗位,来确定自己的工作。 行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最好还是高增长的行业。 这可能会决定你的成长速度,薪酬水平。 因为乘扶梯,乘电梯,搭火箭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互联网行业,就是比报社好。电动车行业,就是比燃油车好。智能手机行业,就是比冰箱好。 然后,看看什么岗位适合自己。 岗位基本有两种,运营和产品。问问自己:我是更适合运营,还是更适合产品。 运营,更多和人打交道。例如销售,品牌,市场等等工作。 产品,更多和事打交道。例如内容编辑,设计师等等工作。 通过确定行业和岗位,能对自己有基础的定位,然后去找行业内的公司。 在实习中,进一步确定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 有人会说,我本来就是不对口的70%,没有能力和经验,不符合招聘简介上的要求,别人不要我怎么办? 其实,大部分公司的招聘要求,都是按照120分写的。 事实上,只要有80分的水平就基本可以。着急的话,60分也行。 古典老师说,重要的是先下场。 只要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放心大胆去投简历。在工作中学习。 但重要的是,要先下场。 看是看不明白的。想也是想不清楚的。只有真正做了一份工作,有了真实的反馈,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 趁着还没毕业,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多实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 所以,在大学阶段,一个朴素但有效的建议是: 大三尽量把学分修完,然后充分实习。在实习中,确定自己是那30%,还是70%,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那么,毕业进入职场之后,在每个阶段,应该关注什么? 3、在生存期,拼命成长 成长。 在28岁之前,是职业生涯的生存期。这个阶段最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成长。 成长,是一个听上去很重要,但其实很空泛的词。 古典老师对"成长",给出具体三个层面的建议。 能力,认知,心力。 举个例子。 假如你是做私域流量的,怎样是"能力"的成长? 能力,又分为"懂精评带"。 懂。你懂不懂。知道私域流量是个什么东西吗?基本的技能会不会? 精。精不精专。拉到市场上比一比,能进前20%吗?你做的私域流量,流程最好吗?效率最高吗? 评。评估对手。让你评估市场上其他人的方案,谁的好,谁的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能评估吗? 带。培养团队。能不能带领一批人出来?能不能培养出人才? 懂,是基本要求。精,是不断钻研。评,是向对手学习。带,能做好管理。 很多人对于工作的理解,只是"懂",其实还有很多成长空间。 认知呢? 对客户有没有了解。对业务有没有认识。对行业有没有洞察。 比如你做私域流量,用户分层了吗?为什么这么分?每一类的特点是什么? 心力呢? 是不是能从负重前行,到举重若轻? 是不是能从油盐不进,到闻过则喜? 是不是能从负面悲观,到积极乐观? 如果没有充分的成长,可能就会遭到社会的毒打。 古典老师说,万一被毒打之后,一般就只剩下5种选择。 哪5种? 1,憋着。就这样吧。躺倒。 2,跳槽。觉得是公司的问题,职位的问题。 3,转行。不是换一家公司,甚至是换一个行业。 4,斜杠。不想有职业晋升了,搞搞副业。 5,努力。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继续提升自己。 一般都会在这5种选择中,来回跳两三次。 幸运的,可能找到新的定位。不幸的,可能就到了30岁,上不去了。 所以,在职业生涯的生存期,拼命成长。 过了生存期,下一个阶段呢? 4、在上升期,要加速度 下一个阶段,在职业上升期,要加速度。 加速度,就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有的人在30岁左右,有了一定钱和收入,做到管理岗位,还是非常焦虑? 因为没有加速度了。 爬到了一个小山头,但是上不去了。 没有了爬坡的推背感,剩下被后浪拽下来的下坠感。 任何一家公司,职业上升通道都是有限的,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一直晋升。 还有一部分公司,是扁平化管理,更没有什么所谓的上升通道。 怎么办? 古典老师说,在职业上升期,应该要有一个洞察。 什么洞察? 本质上,不是老板产生了岗位,不是组织架构产生了岗位。 岗位是怎么来的? 是客户有了需求,需求倒逼出流程,流程产生了岗位。 岗位,是客户带来的。 所以,换一个思路,每个人其实都处在一条服务客户的业务流上。 你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价值=用户×流程。 你的价值,取决于你能服务什么样的客户,能在流程中扮演什么样的位置。 因此,在职业上升期,想要获得新的加速度,可以有一些新的思路: 1,服务最好的客户。 2,在价值链中的单点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纵向扎根深度。 3,在价值链中覆盖更多的流程。横向覆盖宽度。 在上升期,大概在28-35岁时,别满足于一个小山头。爬坡。 5、使命期,找到意义 过了职业上升期,下一个阶段呢,什么很重要? 在使命期,意义很重要。 "意义",听起来也是很虚的概念。 但是,意义真的很虚吗? 你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已经不再为钱而工作。或者不完全为钱而工作。 追寻工作意义的人,往往是真正顶级优秀的人。 据媒体报道,2016年,Bill Gates的财富,已经达到900亿美元。 900亿美元,什么概念? 假如他老人家能活100岁,并且必须在死前把所有钱都花光,那么从现在起,他必须每天花掉600万美元,全年无休。 当钱就像空气、阳光、水一样几乎是无限供给的时候,一定有种钱之外的需求,继续激励着他,甚至更努力地工作。 对于有些人来说,怎么吃饱饭是个问题。但是对于盖茨来说,吃饱饭肯定不难,难的是怎么改变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开始追寻意义时,你和他说: 我有个赚钱的好点子,可以让你多赚3个亿,要不要一起干? 你觉得,他会心动吗? 好吧。可能也会。 但是,更让他心动的,也许是这么说: 你是要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要和我一起改变世界? 能走到使命期的人,都是强烈自我实现愿望的人。希望实现梦想,被人们记住,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认真、勤奋、执着、可靠……你会觉得,他们几乎配得上所有褒义词。 假如你在使命期能找到真正的意义,那么应该祝贺自己。 最后的话 听完古典老师的分享,你有什么感觉? 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建议,给了我很多启发: 1,许多人的选择,其实是一种错配。职业生涯的定位和思考,越早越好。 2,大三的时候,尽快实习。先下场。 3,职业生涯的生存期,拼命成长。能力、认知、心力,都要成长。 4,职业生涯的上升期,要加速度。价值=用户×流程。服务最好的用户,在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5,职业生涯的使命期,寻找意义。自我实现的愿望,能让人走得很远。 最后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启发,我想单独分享给你: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选择。 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更好,更好,更好。没得选,或者选择有限。 毕业后,面临人生第一次真正的选择,很多人非常害怕。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选择,愿意做任何事情。 比如,为了逃避而考研。比如,为了逃避而出国。比如,为了逃避而啃老。 然后,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希望古典老师的分享,能让你对职业生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能让选择变得不那么难,少走一些弯路。 感谢古典老师。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能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