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大家好,我是乔。今天星期二,说说最近一个热搜,下班后要不要谈工作。这个话题,已经热了很久。但我其实很无感,毕竟做了新媒体,就没有下班这个概念。其实,不止是新媒体,很多行业都是一样。总有人劝他们,年轻时别太拼命,下班后也别总说工作。可放眼身边,那些下班后不谈工作的人,没一个混得好的。 前几天,一个应届生在网上吐槽自己领导上了热搜,起因是领导周日在工作群里安排工作,让人无法放松地享受周末。 员工心里十分不爽,又不是啥要紧的工作,明天周一安排也来得及。 在他看来,既然工作日的时候好好工作。那么,休息日的时候,也想好好享受一下私人时间。 听起来都是很合理的诉求,但在今天的职场,似乎成为了一种奢望。 我们早已失去了"下班自由"。 当代白领,生活与工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一种加班,叫回家换个地方继续工作: 你与下班自由之间的距离,实则只隔着一部手机。 但还是没人敢关机: 还有最扎心的,自由好实现,就是工资低: 朋友说,现在要是哪个周末工作群里突然没了动静,心里反倒不踏实。 不禁想感慨: 下班不谈工作是老板最难实现的自律, 下班不谈工作是员工最想得到的自由。 自由宝贵,可代价很贵 "下班自由"的状态人人向往,但真正的自由都很贵。 去年,宁波的王女士在一家饮品店工作,因为深夜没在工作微信群及时回复,被辞退。 这件事情迅速在网上发酵,并引起热议: 下班后的工作微信该不该回? 面对领导的"紧急工作微信",员工能否拒绝? 答案很肯定,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单位无权要求职工下班后有事必回。 用人单位应该尊重职工的休息权,不应随意侵占职工的休息时间。 最终,通过劳动仲裁,王女士得到了1.8万元的赔偿金。 看起来,矛盾圆满解决,职工维权成功。 可评论区有人一语道破真相: 单位无权要求8小时外还必须回微信。 但单位有权辞退。 除了微博热评,微信上的高赞留言也分外扎心: 以前看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第一件事情要想明白你站在什么位置上,你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谁都不可能真正凭喜好做人。" 显然,在员工与老板的博弈中,老板是更为主动的一方。 "你有权追求下班的自由,但我想要个能随时在线的员工。" 这便是最大的矛盾,你可以选择辞职,但是下一份工作,也难保不被打扰。 而且,有一些行业和岗位,由于职业的特点,注定要过得比别人辛苦,能否接受这份磨炼,在入行就要想清楚。 前段时间,文章马伊琍官宣离婚,引爆热搜的同时,大家集体心疼程序员。 刚说完要去看场电影。 转眼就得去维护服务器。 之前,新浪的员工曾被实习生"教育"——下班请不要跟我谈工作。 其他同事实在看不下去,发文回怼:"互联网公司下班不谈工作,搞笑呢?" 进了新兴行业,就要承受高压,一路高歌猛进,告别安逸。 选择了医生、警察就难免要随时待命。 当了老师,下班之后还是会为学生操心。 选择前可以权衡利弊,但一旦选了,就别抱怨。 这是每个成年人该有的担当。 年轻时,就得玩儿命干? 下班后的时间,必要的休息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你的岗位职责要求保持通讯畅通,微信要及时回复,那么对职业的责任心和专业度也必不可少。 尤其是你刚刚进入到一个行业,或者懂得还不够多的时候,下了班,即便老板不找你,花心思在工作上面,也大有裨益。 "中国最贵的商业顾问"刘润,1999年加入微软,计划工作两年,学点本事。 他一直在琢磨,如何充分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学到别人五年才能获得的能力。 他想到的妙招就两个字:加班。 看着最笨的办法往往最好用。 职场上,聪明的新人总能牢牢抓住各种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增值,而不是上班盼下班,下班心就散。 所以说,下了班还要不要谈工作,也要看自己有没有资格不谈,需不需要谈。 前段时间,有一篇刷屏爆文《通过爱好选专业,可能是当代最无耻的谎言》。 其中提到,真正高大上的投行,银行核心部门,都青睐一种人:有钱有资源的人的后代,因为金融行业本质上就是一个吃资源的行业。 能带来大量业务的人,再差也要。 即便在一家混不下去,下家还是会争抢着要。 对他们而言,人生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回家继承巨额家产。 他们拥有选择的自由。 去了其他行业,也一样在金字塔尖。 如果不是这种"老天晌饭"的人,便还剩一条路: 具有足够的资历和不可替代性,让老板哪怕讨厌你,也离不开你。 这样的员工,老板不会轻易打扰你,恨不能让你早点下班,生怕对你不好,你要跑。 所以,你再问一百次,年轻时是不是就得玩儿命干?恐怕答案都一样:是的。或者换个角度你更能接受,这不是给别人做嫁衣,而是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我不支持996,但我向奋斗者致敬 前段时间,有一道鸡汤算数题很火。 1.01连乘365次,会变成37.8,你只要持续勤奋努力,就会厚积薄发。 0.99连乘365次,会变成0.03,你若是稍加偷懒懈怠,努力撑不起你的野心。 1.01和0.99之间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像两个员工,一名下了班,就屏蔽工作群,另一名每天多付出一点,老板有需要随叫随到。 两种不同的工作习惯,会在几年后造就截然不同两个人。 几个月前,马云因为谈996被网友diss。 过后,马云又做了补充发言: 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 关键是我们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选择了没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在哪里,思考清楚了,就不会纠结,懊悔……找到喜欢的事,不存在996这个问题;如果不喜欢不热爱,上班每分钟都是折磨。 如果你爱自己的工作,便不会觉得为它花费时间是一件很让人难过的事情。 今年3月11日,申通老板陈德军、陈小英兄妹以46.6亿的价格把申通14.6%的股份卖给了阿里,最近,他们又完成了第二次套现。 两笔交易过后,阿里巴巴成为申通第一大股东,而陈家兄妹在短短5个月内,便套现146亿。 想想20年前,陈小英只有十七八岁,便干起了送报关单的业务。她每天要打上千通电话,经常被人破口大骂,被客户当成是骗子。 回忆起这段经历,陈小英说道:"那时每天要工作17个小时,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但活得非常充实,觉得未来的发展很有希望。" 工作也需要带着一点信念感。 就像马云所说,"我不为996辩护,我向奋斗者致敬。" 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工作生活方式的权利。 选择轻轻松松的工作方式,不愿意付出"超人努力",也无可厚非。 我们大可以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维护自己的休息权利,明确地告诉老板,下班以后,请不要找我。 也许他不会辞退你,但是可能也不会重用你。 除非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能远高于老板的预期,否则,老板终究还是喜欢那些积极奋进的员工。 所以说,不要对下班以后谈工作这件事极度抗拒。 还是那句老话:努力也许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必然惨淡。 人生的起步阶段,请尽情体会奋斗带来的幸福和回报。 等攒够了资本,再去过任性自由的人生。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