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向织女乞巧是从汉代开始的,人们不仅仅乞求心灵手巧,还乞求能拥有财富,更多的是乞求婚姻美满和子女成群。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记载:"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巧于女牛。"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徐》卷二十载:"七夕,人家盛设花果酒肴于庭心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 各个地区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不过还是以姑娘们编制和绣制各种女工进行比赛,以及摆放瓜果祭月这两种乞丐方式为主。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庆祝这个节日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有被西方的情人节替代的趋势。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这天,来自不同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布置得如同仙境一般的宗乡会馆,这里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用纸糊的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摆在一起,"香案"上摆满了盛开的鲜花、时令的瓜果、芬香的胭脂粉、鲜艳夺目的刺绣及纸制的小型服装鞋帽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一天成为女子们大展身手的最佳时间,所以四面八方的"七姐会"都把香案当做比赛的工具,在上面下足了工夫。 如今,这类活动已被人遗忘,在极少数的宗乡会馆中虽然还存在,但形式也被简化成只设香案祭拜牛郎织女。 香案在七月七的白天就得备妥,夜晚月明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在福建,女子们通过玩乞巧游戏来纪念这一节日。乞巧游戏有两种,一是"卜巧",就是用卜具区分自己是巧还是笨;二是"赛巧",就是比赛谁的双手灵巧,通常是进行穿针引线的比赛,快的称为"得巧",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要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的人。 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仍保留着某些乞巧习俗。七月七这天,人们用面制作成各种形状,然后用油炸熟,这种面食称为"巧果"。晚上,在庭院内摆放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子们对月穿针引线,以乞求能得到巧技,或者在一个盒子中放一只蜘蛛,第二天打开盒子,如果蜘蛛已结网,则称为"得巧"。 广州的姑娘们在节日来临时,用预备好的彩纸、线绳等材料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意儿,互相赠送。另外还把一些谷物和绿豆浸泡到水里,等它们发芽到两寸多长,再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七月初六开始,一连两晚,从三更到五更,姑娘们都要穿戴一新,焚香点烛,对空连拜七次,乞求心想事成,称为"迎仙"。 拜仙后,姑娘们对着灯影,要将手中的彩线穿过针孔,能一口气穿七个针孔的,称"得巧",也称为巧手,而穿不到七个针孔的称"输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