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利用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展"园林+语文"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点睛之笔——亭的取名》课例研究为例。专业课教师和语文教师共同探索园林与语文两个学科共同的核心素养,并通过"项目式"嵌入教学,一起开展课前共同备课、课中共同引导、课后共同延伸,让学生在"双师"课堂中体会到园林专业课中的"人文味",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园林专业"艺匠"。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双师课堂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其中明确人文底蕴是六大素养之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中也明确要求人文素养扎实。可见,人文素养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营造园林的人文情趣,表达园林的意境,创造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中国园林需要有扎实的人文底蕴。而现实中,中职园林专业学生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文化素养相对較弱;进入职校后也往往更多地专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甚至于中职文化课被边缘化。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对园林中的诗词楹联读不出意境,对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写不出深度,对园林景观设计意图和意境的表达不够生动。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人文素养来推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 下面笔者所在学校利用名师工作室平台,开展了"园林+语文"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点睛之笔——亭的取名》课例研究为例,增加专业课中的"人文味",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的中高级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 一、以美为核心,融合提素养 "同学们,学习亭子的设计还有重要的一点——给亭取名。如拙政园中的绣倚亭、荷风四面亭、待霜亭、雪香云蔚亭从名字中就能感受到四季景色,点出了景物的内涵,给游人更高的精神享受。我们可以借鉴优秀的园林作品中亭的名字给自己设计的亭命名,并写出设计说明,要求写得优美、生动,表达出园林意境。"园林设计课上,专业课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学生们的作业五花八门。园林造景好比"画龙",景观题名好比"点睛",优美的景观加上高雅的题名,更能锦上添花。专业课教师知道"点睛"的重要性,但也很困惑:"怎么去领会一个名字的内蕴,如何给亭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要是有个语文教师来帮忙教下就好了。" 的确,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人文素养更是相对匮乏。通过对语文和园林两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比,发现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表达是共性。园林设计作品的创作需要美的思维,园林设计作品除了通过图纸来呈现,更需要通过文字或语言来表达景外之意、画外之音。因此,园林和语文两个学科需要跨学科融合,共同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表达。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园林专业课教师蒋春盈和语文教师王炜共同走进课堂,给园林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点睛之笔——亭的取名》的"园林+语文"跨学科教学,开启了以美为核心的融合教学之旅。具体课堂教学的过程见图1。 二、以美为主题,双师育素养 明代计成《园冶》中说:亭者,停也。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景观,具有休息、点景、赏景的作用。学习亭的设计还有重要的一点——给亭取名。"园林+语文"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就是由专业课教师和语文教师一起通过课前共同备课、课中共同引导、课后共同延伸,让学生在"双师"课堂教学中发现美、感悟美、表达美、创造美。 1.双师共备课,学科互补理解美 教学实践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亭的取名》的备课由语文教师和园林专业课教师共同来完成。两位教师对学生完成"亭的取名并进行文字说明"这一任务有着各自的理解。语文教师认为:教学目的就是教会学生用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写出一段描述准确、简洁明了的说明文字来解释为什么要取这个亭名。园林专业课教师则说:要根据亭子设计的类型、布置的环境来进行命名和描写,要写出园林的意境。可是,对于园林中的美、园林景观中的意境,园林专业课教师说不清,语文教师表示不理解。文专融合一起上一堂课,并不是语文教师上语文课,园林专业课教师上专业课,而应该是两者的融合,是一种跨学科融合的化学催化过程。于是,两位教师一起探讨交流、一起赏园品景。 园林专业课教师向语文教师介绍了园林设计的理念,中国园林的诗画情趣。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实战的需要,带领语文教师走进绍兴名园——沈园,一起领略其中亭子的韵味,取名、对联与实景,一起慢慢品味景的意境。语文教师感叹:原来园林应该这样欣赏!同时,语文教师不时冒出的诗句、典故,让园林专业课教师赞叹;当语文教师把亭子取名的作用和取名规律概括出来后,顿悟原来可以这样来讲取名的规律呀!"以前看公园时只看到亭子,只觉得很美,想不到还有这么多讲究""哦,我明白了,意境是取名后产生的,是园林和文学碰撞后的美。" 共同备课的过程中,语文教师明白教学过程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园林专业课教师也反思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一次文专融合的备课过程就像一次化学反应,在交叉中融合,在融合中理解专业之美。于是,两位教师共同探讨后确定了本次课堂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推敲亭子的名字、了解取名说明写作的基本要求并能写出比较精彩的描述文字"。目标明确后,两位教师商量通过"析、赏、悟"三个任务,层层推进,让学生最终能为自己设计的亭子取名及说明。 2.双师共教学,文专融通共探美 (1)梦回红楼、双师共析亭名之美。"园林+语文"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从一段《红楼梦》中贾宝玉取名"沁芳亭"的视频开始,引出"为什么沁芳亭比翼然亭这个名字好?" 园林教师解释:亭子设计要考虑周边环境,取自《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的"翼然亭"更适合山顶的亭子,而这座亭子是临水而建。从亭子的布局位置可以看出沁芳亭更适合些。是不是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理解沁芳亭比翼然亭更适合呢?(此处引出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说:"沁芳"两个字出自贾宝玉的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上联的"绕堤柳"就是绕堤岸的柳树,"翠"就是绿,"三篙"的篙就是撑船的竿子,三篙就说明这个水潭非常深。下联说明水的两岸都种满了鲜花,岸上的花香隔着水随风飘散过来。而"沁"就是一点一点地渗透、浸润,"沁芳"就是将花香渗透在空气中、浸润在水流中。楹联描述了景色,也表达了亭名"沁芳"的内涵,蕴含着深厚的意境。 两位教师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沁芳亭"的命名进行了分析。经过两位教师的分析,学生们感受到了亭名之美。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任务——亭子命名的方法:根据亭子的自身特点,亭子所处的环境特点,引用诗词、典故,根据其要营造的意境等四个方面来给亭子命名。 (2)名亭赏析、师生共述亭名之美。随后,园林专业课教师让同学们根据课前分组搜集的拙政园"荷风四面亭"相关资料,结合刚刚所学亭子命名的方法,用5分钟时间准备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并组织好语言,每组派代表上台对"荷风四面亭"命名进行讲述。对每组代表的解说,园林专业课教师和语文教师分别进行了点评。 园林专业课教师:每组同学说的都很好,都点出了亭子的类型是攒尖六角亭,也说明了亭子的位置和作用。从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荷风四面亭北侧为见山楼,与其隔水相望;亭子的东北侧为雪香云蔚亭,亭子四面贴水,位置低平,绰约立于池中央,与高处的雪香云蔚亭相映成趣,是整个水景画面的中心。周围建有亭台楼阁等建筑,游人坐在荷风四面亭中,既可观赏周围景致,又可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凸显了观景和点景的作用。特别是第二小组用了"季相分明"这个专业词汇表达出荷风四面亭四季的变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一年四季中有不同的视觉景观,让游览者感受到自然的生机。荷风四面亭的春柳、夏荷、秋水、冬山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四季有景。 语文教师:每个小组总体写得都不错,相对来说,第三小组考虑得全面一些,在描写中营造出了一种清丽柔美的意境。看,他们的景物描写含情,如"美丽典雅的荷花""向往飞翔的鸟雀""抚摸着飘逸的长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这些句子都传达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爱它的清丽柔美,从而景和情结合,营造出意境。此外,第三小组的代表的讲话声音响亮、举止大方,介绍得也特别生动。 学生们在两位教师的引导下讲述"荷风四面亭"的取名缘由,通过优美的文字来介绍亭子取名的内在意境,共同完成了任务二共述亭名之美,欣赏亭名所带来的景外之意。 (3)走进沈园、实战感悟亭名之美。接着,两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绍兴名园——沈园,选择其中的一座亭子(亭名在视频中被抹去),让学生命名并写出取名说明。视频中园林专业课教师介绍了亭子所处的环境、景观。课堂上语文教师明确了学生的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为视频中沈园内的亭子命名并写100字左右的说明。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同时揭秘了亭的原名:这座亭子本来是有名字的,只是在拍视频的时候故意隐去了。亭子的名字叫"冷翠亭",一个"冷"字,与临近的"孤鹤轩"相呼应;"翠"指池水的颜色,也可以指周边植物的颜色。回想一开始贾宝玉的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园林的景致真是离不开水,水衬得植物更加翠绿。 通过语文教师的点拨,学生们取的名字与环境贴切,介绍说明精确优美。园林专业课教师不禁赞叹:同学们写得真好,听了王教师的点评,更是受益匪浅。 随后,园林专业课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既然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了有关取名的知识,我们就要学以致用,同学们在上堂课就完成了亭子的设计(出示学生亭子的设计图纸),所以今天布置的课后作业就是给你们设计好的亭子命名,并把名字和说明写在图纸的空白处,以完善图纸。完成之后上交并进行橱窗展示。" 在两位教师共同的引导下,学生们在分析《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沁芳亭"中初步体验了亭名在园林中的作用,在讲述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时感受到文字对景物欣赏的烘托,在实战题名沈园中的"冷翠亭"时感悟到了亭名取名的内涵和意境,在析、赏、悟的一步一步地探索亭名之美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亭名取名的方法和说明写作的技巧,逐渐提升了对景观意境的理解和審美鉴赏力。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美,也能够创造出更美的园林,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三、以美为载体,跨界拓素养 园林专业课教师和语文教师共同讲授的《亭的取名》是一次创造美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得到了些许感悟和反思。 1.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增加专业课"人文之美" 本次课堂教学实践尝试打破了正常的教学时间,打破了一课一师的常规教学,实现两个学科真正地融合,两位教师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教学的结合。从前期课题的选定,到整个备课过程,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的无缝交叉,真正是一次打破"学科"壁垒的嵌入式教学尝试。课堂引入时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来点评《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沁芳亭。课堂教学过程中,两位教师从不同专业角度告诉学生取名的规律,既要考虑亭子的设计类型和环境,也要考虑诗句和典故。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真可谓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给园林专业课增加了浓浓的人文味。 2.融合拓展核心素养,发挥"1+1>2"叠加效应 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响应。园林虽然是一座实在的环境,却因渗透着文学的内涵,产生了一种景外之物、画外之音。园林设计者要通过园林作品传达给人们一种精神美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深厚的文学素养。课堂上通过语文教师对"沁芳亭"的分析,对学生练习的点评,使学生明白了亭子取名的方法,掌握了亭名说明的写作技巧。虽然只是短短一节课,但学生们的收获是明显的。 下面的作品是园林专业课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中完成较好的一个作业——碧落亭。亭子的顶端为三角形,三面环水,水面上种满了荷花。亭子后面是丛植的树群,四周都是碧绿的颜色。阳光照到叶子上面,在上面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知了在不停地鸣叫,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傍晚,太阳落山,晚霞落在荷叶上,真是一幅美景。 经过语文教师参与教学后,学生改为——碧落亭。亭子三面环水,水面上铺满了层层叠叠的荷叶。亭子后面是丛植的树群,四面碧绿的颜色凸显出亭子的独特。阳光照到那仿佛亭亭的舞女的裙子般的叶子上面,在上面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知了在树上跑调,鱼儿在水中跳跃,仿佛也知道这一方环境的美丽,忍不住想要看看。傍晚,太阳落山,晚霞落在荷叶上,映出一片不一样的美景。这个场景正应了杨万里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因此名为"碧落亭"。 两个作业对比,可见后者的作品在描写时能够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语言上准确而又生动,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引用了杨万里的诗句,赋予了亭子文化内涵,写出了闲淡甜美的意境。园林与语文就《亭的取名》跨学科教学发挥出了"1+1>2"的叠加效应,也是两个学科嵌入式课堂教学的一次成功尝试。 四、小结 "语文学科和专业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打破了学科教学界限,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是中职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这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戴智敏教师发起的"语文+专业"的想法,也是本次跨学科教学尝试的出发点。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古代许多诗人、作家同时是杰出的造园家。园林设计人员需要扎实的文学素养。园林与语文的跨学科融合不是拼凑、不是叠加,而是一个不断优化、创造的过程。园林和语文学科应该"立体作战",拓展融合的深度,拓宽融合的宽度,相互渗透,培养具有扎实人文底蕴的园林专业"艺匠",为新时代创造更加美好的园林。 参考文献: [1]戴智敏,沈兆钧.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跨学科培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