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孙子兵法谋攻译解


  孙子兵法
  谋攻第三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说:用兵的原则是:使敌人全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通过百战百胜,战胜了敌国的,不是最关于用兵的;不战就降服全体敌人的,最善于用兵的。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fénwēn,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在谋略上战胜敌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再其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战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就要好几个月后能制成。堆筑攻城的土山,又得几个月才行。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降服敌人的军队不是通过血战,夺取敌人的城池不是通过攻城,倾覆敌国不是通过长期的战争,一定是以"全胜"的策略取胜天下,因此兵力不受损失,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成果。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用兵的方法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分散敌军,各个击破。势均力敌时要敢于迎战,敌众我寡就要想法逃走,实力不如敌方就要避开敌军的锋芒。所以,弱小的一方若不能分析形势,坚持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他辅助之谋缜密周详,那么国家必然强大,辅助之谋疏漏失当,那么国家必然衰弱。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情况却要一起管制三军的政务,这样将士们会迷惑无所适从;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重重。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导致敌方的胜利。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能打还是不能打的,胜;知道分析和利用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五种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所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网站目录投稿: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