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我国民间祭灶神的日子。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歌谣。那么这个灶王爷是谁呢? "灶王爷"又叫灶神。《淮南子》中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就是专门管理记录咧个人做了好事,谁又做了坏事,记在自己的账本上。还有一种说法是,灶王爷姓苏,名字叫做吉利,灶王奶奶姓王名搏颊。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则说:灶神名叫张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还有六个女儿。 在清朝末年,当时流行的《灶王经》中有这样的歌谣:"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这段招由诗,顺听易记,流传甚广,人们开始相信,"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灶香"。 直到这时,灶王爷倒底是谁,才马马虎虎地定了下来。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王爷的尊重。在孔子的时代,就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观念: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是屋内西南角的神,其地位高于灶王爷。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和灶王爷的角色有关。灶王爷相当于天帝派驻各个家庭的卧底。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刁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在汉代,灶王爷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专向天帝传递隋报的神了。 这个"臣眠"在每个家庭都会有个完位,2位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神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腊月二十三日(也有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面见天帝汇报情况。各家各户的主人为了让灶王爷在天帝面前多多美言,会在这天晚上奉祀(相当于"行贿")。祭祀开始时,由家中的男主人主祭,先到灶房,向设在灶壁神完中的灶王爷敬香和供品。此时妇女要用新泥涂饰炉灶,叫"挂袍"。点燃祭祀专用的羊油小红蜡,蜡扦下分别压着黄钱、千张、元宝,敬神钱粮一份至两份。供上糖瓜、谷草、料豆、凉水和林秸制作的马。接下来由男家长主祭上香,由男眷依尊卑长幼依次站好,同时口念祷词,无非是"上天言好事","好话多说,坏话少讲,’之类。然后用糖稀往灶口一抹,然后肃立十分钟。等到香烛欲尽时,全体祭拜成员再行三叩首礼,礼毕,把所有的供品撤下,每灶(炉)投入一块糖,叫做"粘粘灶王爷的嘴"。将香烛请下,连同钱粮、草料等一并放在庭院中的钱粮盆里,用事先准备好的松木枝、芝麻秸焚化,以示灶神上天。 唐宋时期祭灶的供品相当丰富。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就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白钥苗写:‘望封专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盒翱V。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烟-.。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脾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填。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祭祀灶王爷的祭品有熟猪头、鲜鱼。、酒、豆沙、米饵(一种糕点)。这么丰盛的祭品就是要让灶王爷别管脾女争风吃醋、别管阿猫阿狗、别管家长里短,最好在返回时,能带来利市。 明清以后,胶牙糖和糯米花糖成为祭灶的最流行供品。丰子恺在散文《过年》中曾详细记述了儿时祭灶时的情景:廿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 把灶王爷送上天之后,还要再迎回来,迎回来的时间是在除夕。 通过古代民间祭灶的礼仪可以看出,神仙不仅是可以沟通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供娱乐的。人们在娱神的同时也是在自娱,人们心目中的神在年节当前的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影子,而是与我们一同欢庆佳节的血脉相通的家人。细究古代祭祀活动,在敬神行为的背后,都是以强化家族观念为目的的,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得以传承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