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融资成本视角的印度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经验借鉴


  摘要:在農业经营方式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农户进一步分化,农业融资需求的性质已发生重大转变,如何利用金融创新工具与产品更好地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为亟需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文章借鉴印度乳制品行业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对其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基于农户的农业价值链融资现状分析,提炼出农业价值链融资存在的困境,在借鉴印度经验基础上,进而区分链内融资与链外融资对农业价值链融资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政策层面、金融机构层面和农户层面提出优化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农业价值链 融资模式 融资成本
  业价值链融资是指农业价值链内部的各参与者与农业价值链外部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主体之间基于商品交易等关系所发生的资金融通。如何以农业价值链为依托,利用金融创新工具与金融创新产品为价值链上供产销环节各利益主体提供有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最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农业价值链融资不仅可以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联系起来,为农业价值链上的各参与主体提供有效便捷的融资服务,还能起到带动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作用,从而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的农业价值链融资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本文以印度旁遮普地区的乳制品行业的农业价值链融资作为分析对象,以期对我国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提供经验借鉴。
  一、印度农业价值链融资运作
  本文以印度乳制品行业为例探讨农业价值链融资运作。乳制品行业在印度发展迅速,由于农户缺乏市场组织和信贷机构,阻碍了乳制品行业的规模和生产力。随着价值链融资的兴起,印度乳制品业有超过半数的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跨国公司和私营加工商进行内部与外部的价值链融资,极大地改善了农户的融资难问题,产品也得以有效推广。
  通过对印度乳制品行业农业价值链融资进行剖析,对我国乳制品行业或其他行业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有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一)印度乳制品行业的融资现状
  1.融资需求与融资来源。不同奶农的融资来源存在差异,53%的农户从一个或几个渠道获得融资,这些奶农中四分之一选择价值链内融资,也就是主要通过牛奶经销商,剩余的奶农利用外部融资渠道,包括从商业银行、放债者和亲戚朋友获得信贷。通过价值链外融资的奶农中能够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信贷的只占到五分之一,其余33%的奶农融资渠道是亲戚朋友,通过放债者融资占21%。
  2.融资需求满足程度。借贷需求比较旺盛的是将牛奶销售给经销商的奶农和销售给加工商的奶农,占比分别是72%和68%,但是,这些有融资需求的奶农中仅有三分之一能通过价值链内主体获得融资。经销商与加工商提供资金融资主要是为了维持稳定的采购量,他们提供的融资通常是短期的并且是无息的信贷资金。借贷需求相对较少的是将牛奶销售给跨国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的奶农,占比分别是37%和46%,其基于价值链进行融资的比例较低,分别是28%和14%。我们发现专业合作社本身是不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是通过合作社管理的牛奶收集中心优先提供给需要贷款的牛奶供应商。
  3.融资用途。奶农借款的目的不同,首先,超过42%的借款人表示主要是用于购买奶牛扩大生产规模。其次,38%的借款人表示融资获得资金主要是用于购买饲料和贮存饲料仓库的建设。第三个融资资金的重要用途是用于建设或升级牲畜棚。融资目的因农场规模的不同也有相关性,小奶农融资的主要目的是购买饲料,大型奶农融资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二)印度乳制品行业的参与主体、运行模式与融资机制
  1.价值链上的参与主体。印度旁遮普乳制品行业规定,农户向乳制品合作社销售牛奶的前提是该农户应是合作社社员身份。跨国公司通常与拥有较大规模的牛群(25头或更多)的大型生产商订立合同,它们会提供牛奶冷却器、挤奶机、饲料与兽医服务给签订合约的农户。为了整合小型生产商,跨国公司建立了村庄牛奶收集中心,由当地奶农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同样,国内私营加工商在村庄也设立了牛奶收集中心,由于交易习惯,大多数的农户向同一买家提供牛奶。
  2.运行模式。印度旁遮普(位于印度西北部)奶农的市场选择。农户销售牛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农户通过正式的价值链将牛奶卖给合作社(由旁遮普国家合作牛奶生产商联合会控制,俗称Milkfed)、国内私营加工商、跨国公司(如雀巢印度有限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第二,农户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方式卖给经销商和消费者,这些经销商一般与农户同属一个地区,从奶农手中收购牛奶主要是以零售的方式卖给城市消费者,如城市居民、餐馆、茶馆等。第三,奶农也可直接向消费者出售牛奶。见下图。
  3.融资机制。在印度,乳制品行业尽管有很大的潜力在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方面等共同作用下产生高回报,但是还是受限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限制存在资金短缺的困境。缺乏融资渠道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农户提高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率和技术输入的意识不够强烈。通过上图显示的乳制品价值链内外部融资的资金流我们可以发现,农户利用信贷从价值链内部与外部都有借款活动,内部融资主要从价值链主体获得,它们除了收购牛奶之外,也提供给农户资金用于乳制品经营相关活动。外部融资类似于"信贷-产品联系",农户做出售产品承诺,资金提供者提供信贷,外部融资可以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小额信贷机构、农村合作银行获得,也可以从非正规渠道如亲戚朋友、高利贷获得。
  二、我国农村地区农业价值链融资运作
  通过针对印度旁遮普乳制品行业的农业价值链融资的融资现状、参与主体、运行模式与融资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其融资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进一步研究,我国的农业价值链融资现状与印度是否相似?哪些因素将影响我国农户对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选择?各种模式的融资成本是否会影响农户的选择?
  (一)我国农村地区农业价值链融资现状
  为了解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现状,我们针对农户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从农户的融资需求与主要融资来源、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的情况和农户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小样本预调查,最终我们选择了越城区、诸暨区和新昌县3个区县,再选择其中的8个村的农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在剔除一些空白、缺答等无效问卷的基础上,我们收回的有效问卷是258份。
  1.农户融资需求分析。在被调查对象中,我们发现有220位被调查者反映有融资需求,占比85.27%,38位农户表示没有融资需求,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没有融资需求的被调查者他们的年均纯收入较高,不存在流动资金的缺口。针对有融资需求的农户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三年内曾经有借款行为的有175人,占比79.55%;从借款额度看,借款5万元以上有18人,占10.29.%;借款5万元及以下的占比为89.71%,说明绝大多数农户对小额的资金需求比较强烈,这些流动资金主要是用于满足季节性生产需要。
  2.农户主要融资来源分析。从主要融资来源看,农户主要是从银行、中小企业、合作社、亲友、小额贷款公司等获得借款,农户从亲友获得借款的比例最高,为34.29%,这可能主要是由于亲友之间借贷手续比较简便,利息比较低,有些甚至是无息的;其次是农户从银行借款的比例是26.86%;再者从中小企业借款的比例是25.71%;最后,农户从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的比例是最低的,为1.71%,这说明农户借入高利贷的现象较少,其金融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大多数农户选择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借款。
  3.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情况。在被调查的有融资需求的175位农户中,参与价值链融资的有151人,占比86.29%。未参与价值链融资的24人,占比13.71%,这说明目前农户对价值链融资的参与度与认可度的比例还是较高的。在这些农户中,认为价值链融资对其缓解资金压力作用较大的有121人,占比69.14%;认为作用一般的有29人,占比16.57%;认为没有作用的有25人,占比14.29%。
  4.农户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将农户按照是否参与价值链融资分別进行分析,以便比较两种情况下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程度。我们发现,那些参与价值链融资的农户其获得的资金支持程度与未参加价值链融资的农户相比要较好,数据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获得了较好的融资需求满足程度。针对参与价值链融资的农户作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价值链内融资获得的资金需求满足程度要高于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虽然价值链外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缓解农户融资困境的方式,但是其对农户的信贷约束仍然存在。
  (二)农业价值链融资存在的困境
  1.信用内生关系薄弱。在农业价值链体系中,首先,农户面对当今市场的快速变化,缺乏创新发展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存在依赖性强、合作机会少、多轮博弈的现象,造成契约意识薄弱、合同条款约束不严的后果;其次,农产品受市场行情、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较大,多数企业与合作社通过订单合同达成与农户的契约关系,但是合同条款执行难度大,并对违约的惩治力度不强;第三,从我国的征信体系看,法律规定对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保存期限是5年,较为宽松的征信体系助长了道德缺失与逆向选择的发生。农业价值链融资的优势是能够在特定情形中,以个人信用或商业信用来弥补银行信用不足,从而促进各方达成信贷关系。但是这对社会的征信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保持价值链内核心主体高效的信用传递。
  2.价值链融资不均衡。农业价值链中的加工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其本身的发展特质与潜力限制了这类企业的融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小规模的生产商、加工企业与销售商受到很大冲击,由于这些中小企业缺乏资源尤其是资本来改进它们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从而面对市场竞争。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严格的农产品安全标准也影响了中小农业企业的生产发展。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较少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而许多成长性较好的深加工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融资。
  3.主体带动作用较弱。价值链融资主要依靠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这两类核心主体,其规模、财务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参与的农户等主体。一方面,目前产业内农业企业各自发展,上下游企业的融合度不高,未能形成产业集群关系,也就无法发挥价值链融资的信用辐射效果,不能起到主体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是由公司或专业大户发起设立的,农户只是从属依附,而与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初衷相背离,再加上部分专业合作社存在财务运作不规范、贷款主体不合格以及还款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价值链融资操作难度较大。
  4.金融环境有待改善。价值链融资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还包括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小,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少,互联网及物流体系不完善,融资工具开发不足等。虽然各大商业银行开发了很多的价值链融资工具,但是缺乏应用可行性。如价值链中的标准仓单融资需要发达的物流系统和准入条件,出口双向保理业务则对出口企业的规模和出口标准有严格要求,还有一些金融工具对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存货规模等要求较高,这些规定对大多数农业企业来说并不具备。
  三、印度农业价值链融资的经验借鉴
  (一)印度农业价值链选择影响因素
  通常认为,小型生产商由于相较于大型生产商而言需要更高的交易成本而被排除在价值链融资之外。根据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农户对价值链的选择反映了买家在选择合作商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拥有较大规模土地、较多资本和较多资源的农户合作,从而降低与合同相关的交易成本。如果买方倾向于选择与规模较小的农户合作,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农户生产过程、分散采购风险,解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等方面。在印度调查中发现,大型农户由于他们在价格谈判中拥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使得他们能实现更高的利润。在价值链融资过程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合规性会对利润产生很大影响,那些意识到食品安全标准重要的农户比那些没有意识到食品安全标准重要的能够实现更高的利润。
  (二)印度农业价值链融资成本分析
  在整个融资过程中,印度旁遮普乳制品行业主要选择的是价值链外部融资模式,其融资成本主要考虑从资本成本、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资本成本是指农户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需要定期支付的银行利息费用,受到借款本金、借款利率与借款期限的影响;时间成本是指从农户与核心企业签订合同到实际获得银行发放的贷款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农户可以创造的经济利益或者由于资金短缺给农户造成的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由借款本金与农户的投资报酬率以及借款所需时间决定;由于农户是通过核心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并且提供订单作为担保,因此信用成本表现为农户为取得核心企业所提供的担保需要付出的代价,由借款金额与农户的守约能力来衡量;交易成本是农户与核心企业签订订单合同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核心企业与银行签订农业贷款协议需要付出的成本,由签订合同的次数和交易费用决定;因此,在这种价值链融资方式下,农户的融资成本主要受资金的资本成本、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四、基于农户角度的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成本的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印度乳制品行业的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与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现状,我们发现,农户在进行农业价值链融资选择时,融资成本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融资成本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本文借鉴Miller and Silva根据融资形式以及参与主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将农业价值链融资分为价值链内部融资和价值链外部融资,价值链内部融资是价值链上主体之间通过贸易信贷形式形成资金流,价值链外部融资是通过价值链外部金融机构向价值链上的某些主体提供金融服务而形成的资金流。无论是哪种融资模式,核心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现有研究都习惯称为公司,为了叙述的一致性,下文中统称为公司)都为价值链增值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一)我国农业价值链内部融资模式融资成本分析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价值链内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公司+农户"模式,另一种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本文从资本成本、时间成本、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四个方面比较了两种农业价值链内模式的融资成本,对其融资成本进行分析。见下页表1。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模式的融资成本的主要差异在于时间成本,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中,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这种途徑借款,农户需要的资金可以做到随借随提,不会产生借款时滞。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农户需要考虑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二)我国农业价值链外部融资模式融资成本分析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价值链外部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银行+公司+农户"模式,另一种是"银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本文从资本成本、时间成本、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四个方面比较了两种农业价值链外模式的融资成本,对其融资成本进行分析。见表2。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模式融资成本的主要差异在于信用成本,因为第二种模式,核心企业为农户的借款提供了担保,农户为了获取担保需要向核心企业支付必要的担保费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农户个体情况存在差异,借款利率、投资报酬率、交易费用都会存在差异,农户可以根据自身可以负担的成本、获得借款的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后进行选择。
  五、我国优化农业价值链融资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的比较,尤其是从农户角度针对各种融资模式下融资成本的分析,政府部门、银行与农户在进行农业价值链融资模式选择时应进行综合考虑。
  (一)政策层面
  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有利于农业价值链融资的扶持政策、完善农业价值链融资的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以及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等创造有利于农业价值链融资的政策环境。金融机构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扩大服务范围,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保证价值链内的商业活动都能产生相当的附加值。农业合作组织通过农户进行统一采购,提供科技服务,培育种植大户,重点发展订单农业和基地建设,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农业企业在农业价值链融资中充分发挥核心作用。
  (二)金融机构层面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进行价值链融资的推广。印度的畜牧部门(制酪业和畜牧业)农业信贷的份额占总量的比例很少超过5%,这远低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0%)。商业银行把对乳制品行业的信贷看作是投资信贷,意味着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牲畜和物流建设等。
  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牲畜作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很容易为农户积累财富,但是高昂的饲养成本,如牛奶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大约四分之三,限制了乳制品行业的扩张和改进技术、质量提升。
  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例如"乳制品信用卡""合同抵押贷款"为农户的融资提供了便利。商业银行在对农业价值链各融资主体的融资过程中,把握融资风险和信贷风险,改变传统的农业信贷信用评级方法。
  (三)农户层面
  根据印度乳制品行业的农业价值链分析显示,较小的奶农倾向于选择非正规价值链融资,较大的奶农倾向于通过正规的价值链(专业合作社、跨国公司和私营加工商)进行融资。
  价值链和产品市场定位可以作为奶农融资的抵押品,因此价值链主体尤其是核心企业或政府应该促进农户通过金融机构以合同作为抵押或担保进行融资。金融机构通过价值链融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潜在贷款风险。Z
  参考文献:
  [1]王刚贞.基于农户视角的价值链融资模式研究——以上海某生猪养殖公司为例[J].财贸研究,2015,(2).
  [2]董翀,钟真,孔祥智.农户参与价值链融资的效果研究——来自三省千余农户的证据[J].经济问题,2015,(3).
  [3]张永升,杨伟坤,马久杰等.基于合作社的农业价值链融资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农业合作社为例[J].世界农业,2011,(10).
  [4]陈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业产业链融资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7).
  [5]Miller C.,Linda J.,Agricultural Value Chain Finance:Tools and lessons[M].FAO and Practical Action,2010.
  [6]Miller C.,C.Da SilvaI.Value Chain Financing in Agriculture[J].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Microfinance,2007,(9).
网站目录投稿:靖薇